返回第二章:北镇客栈(1 / 2)燕山客栈首页

一人、一矮马,缓缓进城。

一张清秀的脸也随之从城墙下的阴影中浮现,这张脸上还挂着沙粒,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出晶莹的光。

来者正是叶山。

马蹄踩在地上,踢踏作响。

在这座城池的中轴线上,还保留着当年建造的石板路,虽然大部分都已被风沙掩埋,成为黄土路,但马蹄踏过的声响仍有所不同。

路的两旁是一排排黄土房。说是黄土房,实际上是木、石、土混盖的建筑。

虽说北镇背靠燕山,但是山路难行,而北镇是边疆之地,历经战火,本就人丁稀少,又多是老弱病残,难以大规模开采木石作为建筑材料。

但北镇以北,又是漠漠荒原,长期的风力侵蚀让土地不但难以耕种,更是因此成为半土半沙的状态。

这样的沙土质量,即便掺上水,和成泥,风干之后也会变成一触即碎的豆腐渣,最终像那些消失的城墙一般,随风而逝。

因而北镇的房屋建筑,大多是由石料作为基台,以木料作为梁柱,再用黄土和泥筑墙。

这样的建筑虽然依旧不能有效抵挡风力的侵蚀,但是即便脆弱的墙体受损,石制的基台和木制的梁柱都可以保证整座房屋的基本结构也不会被破坏。

因而居住在其中的镇上百姓就可免受房屋倒塌的危险,只要及时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修补就可以了。

这样的混盖风格建筑既是北镇百姓智慧的结晶,又是北镇人在艰苦环境下不屈斗争的真实写照。

一人、一矮马,继续前行。

太阳从东南方向正不断地升起,虽然温度还没有很快地上升,但是随着一缕缕金光已经洒向整个北镇,显然很快就会热起来。

在这样的初春时节,叶山是当然不会畏惧些许的温差变化的,但这不代表他背后箩筐里的“小神仙”们不会。

在北镇,恶劣的天气条件决定了早晚温差的剧烈变化。

而与生于北镇的叶山相比,长于燕山深处的“小神仙”们显然有些娇生惯养了。

叶山可不希望他摸着黑起早请来的这些大仙们受到半点委屈,不禁双腿一夹,催促胯下的小矮马加快步伐。

一路烟尘。

这一人一骑畅通无阻,沿着北镇的中轴线几乎横穿整座城池。

到了城北,路上的兵士渐多了起来,但大多是些老弱残兵。

与叶山入城时见到的那些披鳞持戈的巡逻兵不同,这些人大多只着一鳞半甲,且大多有破损。

腰间系着的兵刃也不是多么闪亮,而是锈迹斑斑,有的还布满缺口。

这些人并不是镇守府辖下的兵士,而是当年大战后留下的老兵。

如果说燕山是整个南境的北方屏障,北镇是扼守南国的前线重镇,那么城北便是直击敌人的最前沿。

而曾经的前线驻军行营便坐落城北。

这也是这些老兵不愿离去的原因,毕竟他们曾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军旅生涯,即便没能随大军还朝,即便理应解甲归田,他们仍不愿脱下这身铁甲,不愿离开这片沾染了敌人和战友鲜血的土地。

叶山也住在城北,不和老兵们一起住在军营,他有自己的地方,离军营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