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罗永兴再访(1 / 2)猎杀1894首页

训练水兵容易,炮手花些时间也能见效,但水师军官,尤其是舰长就难找了,培训出来也不是一日之功,于寒自己也不懂,只能慢慢来了。百年海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送走水师学员后,于寒再次联络了穆麟德,让他联络伏尔铿造船厂,订购四艘排水量四千吨以上的四艘重巡洋舰,四艘轻型巡洋舰,要求航速不低于二十节,装备射速快的密集中型舰炮,外加小型炮艇、鱼雷艇各五艘,交货日期定于三年之后。

这个时代最好的造船技术要数英国,有第一快舰之称的吉野号就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建造的,但于寒和英国人没什么交集,更谈不上好感,如果德国建造的战舰达不到要求,再另想办法不迟。不过,前段时间中,于寒发表在各国报纸上的燃烧的甲午系列文章也点出了清、倭双方舰队的特点,对吉野号更是分析得入木三分,相信德方早注意到了这点。

穆麟德与伏尔铿造船厂可是老关系了,半天之后便有了回音,船厂表示早就试图突破装甲巡洋舰动力、火炮射速瓶颈,只是需要时间。

于寒“回收”沉船时已将吉野号的结构尽数掌握,不过记住是记住了,绘出一艘百米长的战舰图纸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抽空就绘制一、二,到现在还差得远呢,相信德方也做过功课,就让他们头痛去吧。

除了订购军舰外,于寒又询问留学事宜。等了几天之后终于有了答复,于寒要求的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通讯、测绘以及物理、化学、机械、冶金、采矿、商贸陌路也不知道当时是否有这些专业,情节需要,请勿较真都没问题,只是每个专业限二十人。

所有指标加起来不到三百人,这个数目少得可怜,但对救来说恰恰相反,于寒还真找不齐这么多人。好在德方也不着急,于寒只好先拖一拖,随后再想办法。

于寒估计,能取得这些指标,恐怕还是前几天的军舰订单起了作用,那可是一笔近3000万两白银的买卖。

忽然,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浮现在于寒脑海:黎秉经。

此人在原历史上担任过第一任副总统,早年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过轮管科,在学习中擅长轮机驾驶的技术,对引擎修造学尤其感兴趣,后被派至北洋水师来远号快船见习海军技艺,有海道、驾驶、帆缆、qing炮、列阵等训练项目,可以说非常全面,还擅长布置要塞、炮台等防御工事,又为人谦和,具有超前思想,要是能将此人挖来,再加以培养,将来担任舰队司令官也大有可能。

算算时间,黎秉经现在应该去了金陵,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自强军中效力。

黎秉经对张之洞感恩颇深,又极为勤勉,在任职中不辞辛劳、亲临一线,这种情况下想说服他为救效力,比说服寿山还难。

于寒脑筋一转,一个歪主意涌了上来。随即致电许希元,让他设法将黎秉经“请”到奉天府,时间上不急,半年即可如果还有其他水师学堂的学员,以及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以及安庆军械所的技术人员也一并“请”来。

说到挖人,于寒又想起了自己地盘上有号人物,运气好的话应该有两号人物。

一个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马麟祥,另一个此时应该在马麟祥手下,正是原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东北王、老帅张雨亭。

以前忙昏头了忘了这茬,现在赶紧把人整过来。想到这里,他连忙给独立旅旅长欧胜发电,让他注意一股首领叫马麟祥的胡子,找到后秀一下救的橄榄枝,想必此人应该不会拒绝。

“唉,操不完的心啊!”于寒懊恼地揉了揉太阳穴。两个媳妇都留在了营口,否则早有人给他按脖子捶背了。

这时,叩门声响起。于寒面色一整,清了清嗓子道:“进来!”

“报告!二师参谋罗永生见过军长!”一身戎装的罗永兴进门后立正敬礼道。

于寒点点头:“是永兴啊,不用拘束,随便坐。”

“谢军长!”罗永兴说完在下首端端正正地坐下,脱下军帽后托在膝盖上。

于寒指了指茶壶:“喝水的话自己倒。”不是于寒装,救所有军官都没勤务兵,生活上所有事情都亲历亲为,如果谁照顾不了自己了,也好办,挂职或离职辽养去。

“谢军长,属下不渴。”罗永兴客气一句后说道:“军长,我有点事想说说。”

“哦?”于寒顿时来了兴趣:“说吧。”他心情嘀咕着,是不会这小子看上哪家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