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6章 小八(1 / 2)我什么都懂首页

《七号房的礼物》不仅仅是一个经典中的经典,更关键的是,它非常适合东方人的细腻和温情。

这个故事放在东方最为适合,到了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像是这样的既温馨又充满着矛盾悲伤的电影,在整个亚洲的电影史上,都是很少见的。

沈欢第一部写的小说能选中《七号房的礼物》,实在是他的运气。

如果是寻常的人,再想要找一部和它差不多的电影,又不是那么的容易。

但沈欢是什么人?

气运之子!

拥有系统的重生之人,怎么可能被这点事儿难倒?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女孩子们都很喜欢看电影。

沈欢就陪女朋友们看过很多的电影。

大部分的电影都记不起来了,可那些经典之中的经典,肯定不会忘记。

哪怕是忘记了不少具体的情节,一些难以忘怀的片段,还是存在沈欢的记忆深处。

他最后选中了一部日苯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沈欢还专门去查了一遍,发现这个世界的日苯,并没有这个故事的原型。

在江户的涩谷站门口,也没有八公的铜像,一切关于这个故事的存在,都悄然无踪。

这个故事说起来很简单。

一位大学教授收养了一条流浪的秋田犬,并且给它取名叫做“八”。

在被教授收养了之后,小八就天天陪伴教授去上班,到了下午五点,便会准时的在车站门口等待教授下班。

这样的好日子过去了几年,在小八学会捡球的那一天,教授便因为忽然的心肌梗塞病故。

从此教授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了,可小八还是每天坚持5点去等候教授从车站出来,风雨无阻,一直到9年之后它也离开这个世界。

你要喊沈欢来描述这个故事,他肯定会。

可是这种动物和人真挚朴素的情感,以及怎么的设定情节冲突,达到最好的情绪冲突,就必须要专业的才行了。

这和《七号房的礼物》不同,《七号房的礼物》表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沈欢又看了好几遍,所以能编得像模像样。

《忠犬八公的故事》需要更多的是内敛的情感,语言反而不是重要的,沈欢年龄才17岁,又没有什么经验,当然不可能写得多么的娴熟。

但有着好爷给的电影回溯就不一样了,沈欢可以反复的观看电影,观看里面的人物演技和导演表现出来的小八的气质跟表情动作。

这样如果再写不好,那就有点扯淡了。

在反复看了五遍过后,身边便提起了笔。

“浙越大学的许明教授,是一个非常温和善良的人。在有一天早上,照例从沙湖地铁站乘坐地铁去上班的他,忽然在地铁站门口侧面,发现了一条脏兮兮又可怜巴巴的小狗……”

沈欢一边写,一边回想着电影里的情节,不一会儿就写了一个章节。

看着有些不满意,他又修改了两遍,才感觉把那种温馨隽永的味道写了出来。

是的。

沈欢可没有那么傻,去照搬原型的日苯八公,或者是理查德基尔的米国背景,要写肯定是放在咱们华国最好了。

而且沈欢写的小八,也不是秋田犬,而是正宗的中华田园犬,也就是俗称的土狗。

各人的喜好不同,沈欢觉得最出色又最忠心护主的,还就是在华国土生土长的土狗。

这天晚上试着写了三个章节大约一万字之后,沈欢便停下了。

虽然写新书会让他感觉亢奋,文思如泉,但一股脑的写完,对于情节架构并不是很好。

所以沈欢准备花一个月时间来写作和打磨。

毕竟沈欢对他准备取名的《小八的故事》很看重,希望它能成为第二部催泪神书呢。

到了上午的时候,沈欢实在没有忍住,就给张鑫德打了个电话。

“喂,张编辑?”

“楚老师!!”

正在忙碌的张鑫德精神一振,“您来电话,一定是有新作了吧?是吧?”

沈欢吓了一跳。

有这么饥渴吗?

少年不是《钱塘晚报》的人,当然不知道楚留香对他们报纸意味着什么。

去年10月开始连载《七号房的礼物》开始,就是《钱塘晚报》近十五年以来,最好过的一段日子。

不但是《钱塘晚报》的订阅了节节攀升,足足突破了500万份,其中许多还被快递邮寄到了外地,广告商更是热情得像是送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