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这既是礼之大体,也是礼的五重境界。第一重是冠礼。冠礼在于正衣冠、齐颜色、顺辞令。这是在向人表示尊重。对人表示尊重,就会容易被人接纳。这是这么做的好处。
但是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为了这份好处吗?不是的,是因为想要与人亲近,所以才想要端正自己的衣冠。因为在乎对方,想要让别人在见到自己感到开心,所以才会注意自己的颜色辞令。
所以说,礼之第一重境界,是领悟这份敬的心意。而如何养成呢?并非儒家那一套克己复礼,只要心中存有想与人亲近之心便可以了。
而接下来的第二重境界,就是昏礼。到了昏礼,是上一阶段的敬的功夫已经足够了,与人能够得以亲近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人们会往往恃宠而骄,开始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就是有违昏礼了。
那么为什么人要遵守昏礼呢?自然也不是为了维持婚姻而提倡昏礼了,那是儒家的说法。乃至于以婚姻夫妇的关系推广到君臣、父子等一切阴阳关系。
但是那一切都不过是孔子总结圣人所制定的礼,所发掘得到的好处罢了。却绝非当时的人们执行他的原因。
人啊,能够遵从昏礼,结两姓之好,并非为了对于自己齐家、治国有所帮助。而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字:爱。
因为爱对方,所以尊重,所以才甘愿与之同享尊荣,恨不得与之生死相随,永结为好。而这样永远能够保持亲近,不就是昏礼所倡导的吗?
整个一套昏礼,所讲的只有一个道理,所要修的,也只有一种感情。那就是亲。
而要能领悟这份感情,领悟昏礼之义,则需要对自己亲近的人有爱。因为有爱,维持彼此的亲近,不过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根本不需要真的嫁人。
但是如果小弟的功夫还需要别的的话......我也没办法了。”
溪玦说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李飞絮。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通过这么一番长篇大论,其中自己不仅知道什么是喜欢,甚至连爱都知道的差不多的意思跃然纸上。
而他刚才说到“因为爱对方,所以尊重,所以才甘愿与之同享尊荣,恨不得与之生死相随,永结为好”这段话时,更是声情并茂,眉飞色舞。
但李飞絮对他的这些暗示却根本视而不见,只作佯装不知,礼貌的应和着:“嗯,对,好。”
等溪玦说完后,立刻就趁着溪玦讲到昏礼时因为逐渐激动而松开了拉着自己的手,很快脱身而去。
这次溪玦却没有继续强留。这一次,他已经没了理由......
溪玦静静的站在院中看着李飞絮从中进去了的正房大门,呆立良久,才终于长长的叹了口气,回去自己的厢房了。
走到床边,他本想着这么晚了,直接继续着衣而眠便了。但又想起李飞絮在自己刚开开门时跟自己说的话,他再次叹了口气,又耐着性子将衣服都脱了,这才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