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短片播放结束了,片尾曲响起的时候,众人都回过神来,讨论声纷纷响起充满了整个会展大厅。
一脸志得意满的韩德江走上了舞台,拿着话筒对台下众人说道:“大家先别离场!按照观摩会的惯例,我们现场要请各制片厂的代表,电视台的代表上来说一下自己的观后感。让我们先请天罡电影制片厂的曹厂长,来评价一下红色这部电视剧!大家鼓掌欢迎!”
韩德江原本准备让所有制片厂的领导都上台批评一下红色的。
但是看着现场这个氛围,他感觉根本没必要上这么多人了,干脆改成代表上台评价。
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接下来上台的几个代表,全都对这部电视十分不看好。
在他们的分析中,这部电视情节无聊,主题不清晰,人物塑造失败,完全就是一部失败透顶的电视剧。
而这部电视剧的唯一优点,就是画面质量很高,可以和电影相媲美。
但不管你画面有多好看,拍出来的剧情和故事太烂,还是没有观众愿意买单。
原本计划上台反驳一下的魏启安,刚刚听了彭怿辰的话,心里的想法也完全转变了。
所以他干脆也不上台了。
等文化部的领导上去总结了一下,整个观摩会就算彻底结束了。
那些制片厂的领导都志得意满的先走了。
不过他们走不走,彭怿辰并不关心。观摩会结束后,彭怿辰直接找到几个电视台领导,和他们聊了几句,要了他们的手机号,准备后面再和他们联系。
彭怿辰看得出,有几家电视台对红色显然还是有兴趣的。
……
观摩会结束的当天晚上,魏启安亲自前往文化部负责管理他们几个制片厂的领导家里,和这位领导整整讨论了一整晚。
彭怿辰虽然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但从第二天魏启安找到自己和自己说的话里,他大概猜到了这位厂长的想法。
魏启安没有和彭怿辰说太多话,他只是问了彭怿辰一句,“你们公司是不是有意收购长安电影制片厂?”
彭怿辰爽快的点头道:“是。”
“好,我先回长安一趟。你等我回来,我们再谈。”
说完这句话,魏启安当天就坐飞机返回了长安。
两天之后,辰静电影公司就迎来了一批客人。
这一对人分别由文化部负责“电影制片厂改制”的公务人员、纪委的监督人员以及长安电影制片厂的几个主要领导组成。
到辰静电影公司的目的就是商谈收购相关事宜。
这是魏启安和文化部领导交换得到的权利,制片厂同意改制,将厂子的全部资产出售给私营公司。
但收购的公司,必须由制片厂自己选择。
自从那天观摩会上,红色被所有人贬低了一番之后,文化部的领导也彻底对长安电影制片厂死心了。
在他们看来,这个厂子只是他们的绊脚石、拖油瓶,必须立马甩掉这个包袱,才能将有限的国家拨付资金,集中用在少数几个制片厂身上。
这样才能尽快搞出几部精品主旋律电影,给他们增加更多的政绩。
所以,文化部很快就同意了长安电影制片厂的要求,这才有了这一对人直接前往辰静电影公司商谈收购的事情发生。
公司会议室内,会议圆桌两边,分别是辰静电影公司和制片厂、文化部的谈判团队。
制片厂这边,坐着老厂长吴天亮,他是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赶到京都的。
这个老人虽然不希望制片厂就这样被卖掉,但他也知道这时大势所趋,既然一定要卖,还不如卖给他非常欣赏的彭怿辰。
这也是他非要跟着过来的原因,他要看着制片厂完完整整的交到彭怿辰手里,也算这个老人送制片厂最后一程。
坐在老厂长身边的,是文化部负责此次出售制片厂的领导于伟泽。
他是学体育出身,对这些公司收购,电影拍摄这些东西一知半解。所以他只是在一开始时,代表文化部表了表态,接下来就几乎一言不发了。
所以,最终和辰静电影公司谈判的人,还是魏启安这个制片厂厂长。
辰静电影公司这边,彭怿辰坐在首位,但也不怎么说话,主要还是靠孙毅邹、公司法务部的律师、还有请来的资产评估师等人进行谈判。
经过两天时间的商谈,谈判来到了决定阶段,现在制片厂的人都基本同意了辰静公司的收购方案。
在双方准备签合同之前,吴天亮看着彭怿辰,很认真的对着这个年轻人说:“我把制片厂交到你手上了。一定要好好发展,多拍几部好电影。一定不能让这块牌子,倒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啊!”
彭怿辰脸上郑重的点点头,“放心吧,吴老。收购完成之后,我会保留长安电影制片厂这个品牌。今后每年除了配合母公司拍摄电影之外。我还会给制片厂拨付最少5000万的电影拍摄资金,制片厂的导演和编剧的剧本,只要通过了母公司的审核,就立马支持他们投拍。长安电影制片厂不但不会消失,还会继续发展壮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