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五军都督(1 / 2)一世之功首页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因为“权不专于一司。”从而在洪武十三年,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

这样形成了现在正德年间的五军都督府,沈寿说当时太祖的势力过于壮大(其实是膨胀)。

当时,朱元璋作为小明王之下的中书省左丞相,下面还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反动势力。

所以,朱元璋进行了对军权的整合。这就是朱元璋第一项军事改革。

洪武十三年,因为胡惟庸事发,从而废除中书省,其实在沈凌看来,是因为刘伯温功高盖主,让朱元璋有点害怕,所以裁撤的中书省。

当时的大都督府权力太重,朱元璋想加强自己的统治,当时的左军都督丁玉数月就被处死。可以说当时,朱元璋的疑心病已经非常重了。

沈凌自己也是通过沈寿的话总结了出来。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是听命于皇帝,但是,这样做,让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没有调兵权,那么兵部有调兵权却没有统兵权。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就形成了,相互节制又互不统属的关系。

每逢有战事发生的时候,由圣上直接任命主帅,大多是从王爷里选,调令五军都督府所辖卫所之战士,佩戴大印出征。

当战事平定,将帅回到朝堂将军印归还,至于士兵则还回到各自卫所。

说是互不统属,但是兵部的职权还是大的,要不然五军都督听谁的啊。

沈寿之所以了解这么多,就是因为沈寿受到他舅舅永昌伯从小的熏陶,就想入兵部,沈寿的梦想就是成为兵部尚书,然后以兵部尚书入阁。最后成为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永昌伯的私心是有的,本就是永昌侯府,现在因为二房才得以保下现在的爵位。

可是谁不想自己的府上回复往日的荣光,就是王老太太也一直记得老侯爷临终的遗愿----想永昌伯府重回永昌侯府,老侯爷就是因为那件事才郁郁而终的。

可是,自己想建功立业也得有兵部的调令。现在永昌伯府与兵部关系很好,但是人家兵部尚书不会为这点小情义去犯大忌。去求圣上派永昌伯去建功,兵部尚书才不会那么蠢,有那机会还不如给自己母亲,妻子讨个诰命来的实惠。

要是说差事还得是左军,中军,和前军好一点,又属中军最是好过。可中军是魏国公执掌,别说永昌伯,就是执掌左军的诚意伯都不一定有那面子。

魏国公是谁?哪可是徐达的后代,那可是京城里最跋扈的徐家。就是王爷见了也得让几分薄面。谁让人家徐达是永乐大帝朱棣的老丈人。

徐达的墓碑比朱元璋还要高,有可能是朱元璋遗命,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认为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故意这样做的。

当时朱棣对朱元璋不将皇位传给自己恼羞成怒,而在自己起兵的时候自己的妻子徐氏,也就是徐达的女儿对朱棣的帮助很大。而且还可以笼络旧臣,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所以永昌伯只能讲沈凌安插在左军。左军也是倭寇的地区。频发战事。

永昌伯也是知道王氏的意思,要是在抗倭的前线,沈凌“不幸阵亡”,那沈景岚也没有办法。

说道这里,沈寿知道自己说的多了些,他也怕沈凌脑补些什么东西出来,正想着换个话题,然后就到了伯府。

天色已黑,整个伯府被带走了一众家仆也是冷清了许多。这下子回来,沈景岚也早早散了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