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午夜时分,蓦然想起他好像还答应了李光忠帮助他训练神机营的事情,虽然不知道他为何突然打出了如此的算盘,但是他自己也感觉到李光忠本人似乎也在打着什么奇怪的主意,或许他认为张子云这个年轻的小子就是凌云一直在期待的人,而所谓的婚约也更让李光忠对他充满了期待。
打从一开始李光忠就在想尽办法让张子云进入军中。
训练士兵。
张子云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过古代的士兵是个什么样子,他们会不会像现代的士兵一样,受着良好的纪律教训,绝对服从命令,同进同退。
历史上有过这样的军队,但绝对不是明军,至少在他看到的资料里,大多数的明军不是这个样子。
相对于戚家军,辽东铁骑这样赫赫有名的军队,大部分明军的记录可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中后期的明军,尤其是非边境地区的卫所兵,一个字就可以概括,烂。
朱元璋在统一大明之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将大量的士兵转为军户,这些军户拥有自己的土地,平时耕种,训练,承担驻军任务,战时则接受调遣,前往作战。
卫所与军户的存在,使得军队变成了一个世袭的职业,当然如果能够进化成如普鲁士那样的重视军事传统和荣誉的军官团倒也不错,但是可惜的是,在大明这个时代,军事阶层不断因为各种原因被压制和清洗,结果大量优秀的军官被逐级的淘汰,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军官阶层逐渐退化成一个寄生在下级士兵和低级军官身上的害虫,层层如此,最后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最底层的军户身上,结果军户变成了卫所长官的奴隶,尤其是在久不见战的内地,士兵和军官对战争不存在冲动和渴望,相反,他们最害怕战争,因为战争到来之时,这些没有训练的老弱病残根本无法作战。
更要命的是,在大明的体制之中,军户的地位低下,上升的通道也被文官堵了个干净,他们甚至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土木堡之变,大明的勋贵阶级尤其是军事贵族几乎全灭,出身文官体系的于谦凭借着非凡的胆量和超人的智慧逆转了几乎亡了大明的败局,从那以后,武官在文官面前已经毫无地位可言,这些军官也就更没有学习知识的动力了,他们认为识字学文全是腐儒所为,军人根本不用识字,乃至整个明军的中下层军官基本都是文盲,更不用提什么学习能力了。
如此体制僵化的军队,一帮把读书识字当做愚蠢行为的军官,再加上无处不在的腐败,就不用提什么战斗力了。
所以,在明末的各种战争中,卫所兵看上去兵力庞大,但是却毫无战斗力,出彩的全是各个将领组织的私人军队或者新军队。
而凌家的这两千名神机营士兵是凌云自己亲手挑选,其中用度开支一半以上都是凌家自己在支付,算是凌家养的半支私兵,所以从士气和训练上应该会比张子云所看到的史料上的明军好上一些。
至于装备,雷斯卡带来的新式燧发火枪可以说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先进的火枪,虽然没有膛线,但是纸质子弹和拥有燧发打火装置,至少比火绳枪的泛用性和速度要快许多,可惜的是张子云不是理科生,对枪械和火药也不是很熟悉,否则的话,直接重新设计,搞出德莱塞1841后装步枪,那就可以把这个时代任何国家的军队吊起来打。
不过凭着他有限的知识,他还是知道除了火枪以外,他还需要另外一个武器。
刺刀。
刺刀将可以使得原本缺乏保护的火枪手可以独立保护自己并且单独组成方阵,而不需要长枪方阵的掩护。
火枪手可以在战场上编组成步兵队列,在统一的口令下发动齐射,并在肉搏战的时候用刺刀发起进攻。
而运转良好的步兵方阵甚至可以使用空心方阵对付骑兵。
好在张子云当初对刺刀有点认识,在那些工匠和雷斯卡的帮助下,设计一个套筒式刺刀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
他翻身下床。
屋内的红烛已经燃烧了大半,烛火已经昏暗了许多,他走到了烛台面前,拿起剪刀,轻轻地将那已经燃尽的前半截烛芯剪了下来,烛火发出了“滋滋”的声响,烛火跳跃着,渐渐地明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