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 装备与军队(1 / 2)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首页

一支军队的组成除了人,还要有必要的装备,从冷兵器时代开始,军队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需要有步兵和骑兵包括最早的战车,而步兵又有兵种的划分,比如长n兵,刀盾兵,弓箭兵又根据自身防御程度的不同,划分出了重甲步兵和轻甲步兵。

骑兵也是如此,根据防御的程度,也开发出了专业化的兵种,比如着轻甲的轻骑兵,用于侦察和骚扰、突袭,重甲的重骑兵用来突破敌方的密集防御等等。

演变到现代,军队的划分实际上也没有离开古代的军队格局,一样要分出步兵和骑兵。而科技的发展,还让人类占据了天空和海洋。但不管怎么发展,都可以分出轻重型,比如重型制空战斗机和战略轰炸机,以及相对的前线攻击机和战斗机比如重型舰队航母和战列舰,以及相对的护卫舰、驱逐舰。

也就是说,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军队的军兵种划分,还是以装备来划分的,没有装备,也就没有兵种。

那么就先看看古代的最简单的长n兵的装备,一根长n,和身上的军衣,就是一个n兵,几乎就不需要别的。于是他们往往就会是军队里的炮灰阶层。

演化到现代,这种长n兵就是最普通的弓箭兵,只要装备相应的步n和子弹就可以了,同样是一身军装解决问题。最多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几颗sn,就组成了最基本的作战单位。而近距离肉搏的n兵和刀盾兵则被科技的发展淘汰了。

而骑兵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被淘汰,演变出来的就是装甲兵,包括坦克和装甲车,一个重型一个轻型。兼具了重骑兵冲锋破阵和弓箭兵的火力掩护功能。

古代的炮兵变化也不根据其射程的远近,形成了常规炮兵和远程、超远程炮兵,华夏后来用“第二炮兵”命名的导弹部队就是很形象的一个说明。

但无论怎么分类,军队都是人类社会里最强大的暴力机构,是保护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和手段!天生就是要用鲜血来浇灌的!

说完了军队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及武器装备这是军队的构成除了人之外的最重要的因素。

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与军队和战争紧紧结合在一起。所有的科技发展,最先应用到的地方就是军队,就是武器装备!为什么?就是这个道理!生存和资源,迫使人类必须先武装自己,才能挣得生存空间!不要说什么文明不文明,只有人类自身有了安全和生存延续的时候,财货有文明的诞生。

西方社会所遵从的规则:“赢者通吃”,或者说“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这样的说法,实际就是赤果果的丛林法则!所以西方社会可以一次次地发动对外战争,去在全世界所有他们发现的地方进行扩张、殖民,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那时候没有人谴责他们很多的没有人性的做法?就是因为他们成为了胜利者,所以只会被称颂、被赞扬!就算是西方社会会出现一些所谓的反思、道歉,但绝对不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或者说,对于那些已经消失无踪的受害者,一句轻飘飘的道歉,那是很合算的一件事,也就是把原来被怀疑、被谴责的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合法占有了。

而步n这种犀利的武器,就是最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从大号的火炮、火n,一直到现代。

一直现代化军队的装备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有了犀利的矛,也就要有坚实的盾。所以,最先出现的就是头盔和胸甲,这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到了二战之后,逐渐发展起来,演变出了更轻便的合成材料的头盔,和防弹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是对一战开始反思的时代。没有人会反思这场战争是不是应当发生,或者谁是正义、谁是邪恶反思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突破或者防止对方突破,也就围绕着这两点,发展出了无数的战争理论,比如德国的闪击战,苏联的大纵深理论等等。

国家的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资源的不同,让苏联和德国做出来不同的选择,苏联因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所以诞生了以防御为目的的“大纵深理论”,而德国正好相反,战略纵深狭就要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考虑到自身的资源匮乏状态,必须使用“短、平、快”的方式,所以诞生了快速解决敌人的“闪击战”理论,正好针锋相对。

在作战理论上,从来都认为防御上的损失会比进攻少,所以,德国在二战时期败在苏联手下这是极其简化了其中过程的结果。

而在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以弱胜强不是没有,但从来没有单纯的以弱胜强!换句话说,华夏武术里讲的一句话,叫做“四两拨千斤”,这话没错,但首先你也要有千斤,然后你才可能去拨!否则,还不等你拨,就已经被那个千斤压垮了!

所以,在计算强弱的时候,也同样要考虑更加全面的因素,比如国家凝聚力、抵抗的意志、装备的发挥效率、正确的战略、战术的指导,还有更加复杂的天时、地利等等因素,才能去计算所谓的强弱。

如果一个国家,只有军队上层想打仗,而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以及普通的民众都不想打仗,那么,面对敌人的进攻,这支军队也会像沙滩上堆砌的城堡,水一冲就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