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黄埔军校(1 / 2)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首页

杨希闵和刘震寰可以不在乎陈炯明,也可以不顾及廖仲恺,甚至孙逸仙也敢顶撞,但美国人,他们是没有底气敢对抗的,尤其是他们还得知军校现在除了子的教官外,还多了不少的美国牛仔!

又是美国人!这是杨刘二人共同的感受。愤怒而又无奈,这是两个人的切身感受!惹不起美国人呐!可是美国人要干什么呢?两个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落魄的孙逸仙要人没人军队、要钱没钱,美国人到底看重孙逸仙什么了!?

不过,在这以后,两人倒是在军校一事上的小动作少了很多。

亨利第一批给黄埔军校的n械是五百只德制毛瑟9,而且还是一战德军装备的发射尖头弹的改进型步n,随n包装箱里就直接附带了一个基数的子弹每n两串n包共十二个n六十发子弹,按每箱五只步n算,一共一百箱。另有五百箱散装子弹无n,每箱一千五百发,总共七十五万发。

这是第一批n,亨利嘱咐过伯恩哈德,第一次不要给太多n,虽然咱们是美国人,但难免有军阀见钱眼开,去武装抢劫军校,到时候咱们没有理由保护n和n械,给了民党,n和n械就是民党的了。

下一批n和更多的n械,要看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的消耗,亨利派遣的亚历山大公司的老兵教官们会随时向伯恩哈德汇报的。只要军校学生们手里的n还能保证一个基数、不影响战斗即可。基本上,只要得到老兵教官认可了军校生们的射击技术,新的n和新的装备才会送到军校,开展进一步的教学训练。

新的装备,在这一次运输中,就应该包括sn和迫击炮、轻重机n在内。学生们是要进行实弹射击、投掷训练的,不论是亨利为孙逸仙设计的军校任何一个专业!

此外,还有一种工具,就是亨利设计并申请了专利的特种多功能工兵锹!

亨利前世喜欢到处去旅行,经常开车到各种人迹罕至的地方,去寻幽探秘,所以在自己的越野车里放置了野营用的工具,里边有一把华夏出产的工兵锹和美国生产的工兵锹,这两把多功能军用工兵锹可是帮过自己的大忙。

不过,重生后,亨利却没有在美队和民间市场上看到类似的东西,只有最普通的铁锹、十字镐,这让亨利感觉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脱胎于后世的多功能军用工兵锹就被亨利进行了专利注册!

后世的工兵锹,至少都需要具备除了铁锹原有的功能之外的切、削、锯、指北针还有十字镐的功能,如此才能称得上多功能。不过这也仅仅属于入门级。除了基础功能外,还有其他附加的功能,比如鱼钩鱼线鱼叉、bs小刀、冰锥、加长连接杆、螺丝刀、手电筒,这些都属于附加的零部件,还有多功能锹本身上携带或者零部件上携带的开瓶、钳子、六角扳手、尺子、割线器等功能,并且可以拆卸折叠,如此的工兵锹才算是功能齐全的好工具。

按照使用材质和配件多少,亨利将这种工兵锹分成了军用和民用两种,不过由于担心大战的因素,亨利并没有推出民用版本,而军用工兵锹也是严格限制在美军专门的工兵部队里,不准外流。

不过,亨利给黄埔军校准备了。当然不是美军工兵部队配备的完全版本,而是简化版本,就是只有最基础功能的版本。而且回到美国后,亨利得到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美国国会没有争论就通过了向华夏派遣军事教官的议案。而且军事教官的级别涵盖了战术到战役乃至战略研究三大级别,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外输出军事教育。这一次的议案让美国国会非常重视,不仅批准了方案,还决定所有派出的军事教官的薪资全部由国会专门拨款,同时连带需要的教学器材也由国会拨款制作并负责运输。

美国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以及教育输出,但过去的教育输出主要由教会派出的传教士兼任,比如华夏著名的清华大学就是由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立的,这里边还有亨利的贡献。那时候,亨利虽然不是这个提议的第一个建议人,但正是亨利的战略前瞻性,坚定了西奥多罗斯福的信念,还有和亨利家族关系密切的议员们的配合,才使得这项提议顺利通过。这样看来,亨利也是建立清华的功勋之一。不过,后来的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和教员们可能都不清楚,而华夏官员里了解的可能就是时任华夏驻美公使的伍廷芳和清华大学广义上的清华大学,包括清华前身肄业馆的首任校长周自齐了。

1907年伍廷芳再度出任驻美公使,而周自齐也是同时担任过旧金山总领事和驻华盛顿使馆一等秘书的职务,对华盛顿的美国国会的举动都是十分关注。而亨利这个经常在战争部和总统官邸之间来回跑的青年人自然也会进入他们的视野,而且就在亨利频繁的往来战争部和白宫后,国会就通过了返还庚子赔款、建设华夏新大学的提案,这两位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呢。

也正是因为美国社会中浓厚的重视教育的气候,以及华夏清华大学建立后赴美留学的众多出色的留学生的表现,让美国国会更加坚定了对华教育输出的观念!

说来有意思的是,美国在二战前对于教育中国家的观念之类并不看重,只有到了二战后,尤其是著名的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盛行一时之后,美国才开始大力在舆论和娱乐圈进行美国心的宣传,这才开始文化入侵各国的行动。

在美国从190年在华夏建立清华到1949年二战胜利,这个阶段里,美国的教育和学术都是非常自由的,也就是这种自由,孕育了美国未来支持新技术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