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大举北上,关东各城纷纷失守。亡国危机迫在眉睫,后秦朝廷召开了紧急会议,几位核心人物为救亡图存的大计,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东平公姚绍建议说:“据报晋军已经越过了许昌,东边的局势非常危险,现在应该收缩兵力,巩固根本。安定镇的位置既偏远又孤立,与长安难以相互救援,不如把它放弃,将那里的镇户全部南迁,以充实京畿。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多补充十万精兵,即使刘裕和赫连勃勃交相入侵,我们至少还能保住关中,勉强维持不亡国。”
计策虽好可人心不齐,原来,在姚愔、尹冲等人造反冲击皇宫失败后,姚泓曾命姚恢处死姚弼党人的重要成员安定太守吕超,姚恢对这道命令迟迟没有动作,很久之后才将吕超杀死。姚泓因此怀疑姚恢也参与了姚弼党人的阴谋,而姚恢自己也深感不安,悄悄聚集私兵以图自卫。因此两人的关系名为君臣加兄弟,实际上早已互不信任,己成仇敌。
姚泓叹了口气说:“姚恢如果已经决定造反,现在征召他入京,只能是加快大难的到来罢了!”
面对的已是一局死棋:动,是找死!不动,是等死!反正横竖都只剩下了一死!姚家天下,就象国民党退守台湾前的那一段时光,表面上拥兵百万,实际上各路兵人心背离,随时会起义成为敌人。
后秦陈留公姚洸看着各地送来的告急文书,被搅得头昏目眩、方寸大乱。
把属下都招来共议对策,宁朔将军赵玄提出:“如今晋朝的入侵部队,已深入我国的疆土,各地人心恐慌,都无固志。而且我军人数太少,敌军兵力又多,很难与他们正面对抗。如果我们出击,在野外迎战晋军,一旦失利,大势一去就再也不可挽回!方今之计,最好是将外地守军撤回,放弃所有外围据点,集中兵力固守金墉城,等待朝廷方面的援军。只要金墉城不被攻破,晋军绝对不敢越过我们西进潼关,而我们正可以凭借坚城,以逸待劳,等待晋军的士气慢慢衰竭,再寻找取胜的机会。”
所谓金墉城,是当时在洛阳西北角一组要塞式建筑,始建于曹魏时期。用于关押危险性很大的高级囚犯,防卫设施非常完善的。由南北总长有1048米,东西宽200250米,城墙厚度达1213米,所以金墉城虽小,却是洛阳城最易防守的地段。
赵玄提出的这个作战计划与六年前卢循、徐道覆大军进逼建康时,刘裕采取的对策如出一辙。当时晋军所处的情况,与此时的关东后秦军相似,也是屡战屡败,士气低落,而且兵力又少,卢、徐连胜,锐气十足,又兵力众多,刘裕的方案也是放弃所有外围据点扼守石头城,终于艰难地转败为胜,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