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战,甘宁可是一把好手,即使张飞关羽在船中也不是其对手。
为节制甘宁,刘备派了张飞一同前往,也让这让人头痛的三弟远离身边。
甘宁顺江而上屯兵巢湖,目的就是想直接攻下庐江城,回过来再截断同安官道,顺势将同安郡也给夺了。
周瑜同样擅长水战,哪能不知甘宁想法。
为应对甘宁进攻,周瑜和孙策建议,陈兰在庐江城江面周边大设水寨,再设置铁索横江,江中又布满暗桩,阻止甘宁北上。
这招虽然好用,但也限制了陈兰动作。
不过周瑜志不在此,而是和孙策建议,带领本部人马飞速赶往太湖,想要顺江而下,将甘宁后路给断了,将其围死在巢湖中。
甘宁屯兵太湖时,岂能不知袁术会作何打算?早已禀报刘备做好退路。
刘备这些时日被孙尚香整折磨得根本不敢回家,正巧碰见诸葛亮禀报。
诸葛亮仍然是想着逼降孙策。甘宁的计策非常好,让年轻的诸葛亮心中大竖大拇指。
屯兵南陵西进再破望江,若是甘宁真能做到拿下庐江,那破了望江,孙策将面临南北夹击,同时西面是刘表最后一点地盘儿,两人仇怨颇深,刘表还答应出兵,同样不是好惹的。
周瑜和孙策南下后,同样考虑的是:要想实现战略意图,将甘宁大军困死,顺水而下过南陵就成了重要一环。
两方都清楚此战的必要性,都在向南陵进军,此时一个消息传来,令两方大惊。
刘表死了。
具体怎么死的,原因没有公布出来,但是蔡家人动作很快,其意不言而喻。
别看刘表被苏道山打得蜗居在江夏永安一带,可是手底下却有十万余重兵,还大部分是精通水战的水兵,基本上是从北西南三线防御苏道山。
有这么个小强在,与之接壤的刘备袁术同样是乐见其成,连边界之处都没有增加兵力,就是让刘表放心。
此次出兵援助刘备攻打袁术,也是袁术率先称帝。不过大兵还在蔡瑁手里磨磨蹭蹭,刘表就死了,打袁术之事就暂时作罢。
蔡瑁直接将江陵城控制了,大有大权在握的感觉。
蒯家之前荆襄的根基已失的差不多了,到了江陵可谓已经逐渐没落,蔡瑁没放眼里。
刘表一死,蔡瑁之前秘不发丧。
这猪脑袋以主公刘表病重之事,命人悄悄的将蒯良蒯越二人和庞家的几个重要人物诓进府衙,召集蔡中把人一通给暗害了。
又将大公子刘表召来软禁在江陵,以其名义大肆发号施令。
可惜对付苏道山的这么个重要谋士就这样不明不白被弄死,临死前,其死命护住好友逃脱,欲报文聘,结果半路被劫杀。
之后才有蔡瑁捏造事实,言蒯良等人劫持刘表欲投苏道山,结果刘表不从被其暗害之言流出。
除了蒯良,蔡瑁最为忌惮的便是文聘,此时在外所带的兵几乎占了刘表兵力三分之一。
所以,蔡瑁为拉拢文聘,又以刘表遗言提升官职,稳定其心。
蔡瑁一顿骚操作,直接把几方人马整不会了。
几方人马都嗅到了机会。首先是袁术,自感蔡瑁和苏道山结仇,刘备当初坑了刘表,要说三方和其关系,也只自己最好,便书信一封,只要蔡瑁愿意,便封其为骠骑大将军,目的就是想拉拢蔡瑁到自己帐下。
刘备同样觉得这可是个大机会,昔日大公子刘琦可是与自己私交深厚,若是其首肯,只需些许手段,江夏永安便可轻易拿下。
遂问及诸葛亮。
诸葛亮道:“主公要想夺取江夏,还得从文聘入手。此人文武兼备,昔日对刘景升忠心不二。不出吾所料,刘表之死,必与蔡瑁有关。蔡瑁,草包矣,蒯氏被除,黄氏被打压,刘景升大公子刘琦必定被其控制,这才一时控制军队,久必生异。”
“主公可快秘密遣人亲笔信文聘,言蔡瑁谋反,暗害刘表,软禁公子刘琦。再言主公可助相救公子刘琦。再派人联络江陵蒯黄庞氏后人做内应,找机会救出刘琦,若是能一举拿下蔡瑁,自然是最好结果。”
孙策和周瑜这边听得荆州之事,周瑜亮光直冒。
在周瑜看来,孙策可是文武全才,更拥有霸王之力,要不是刘备夺了江东,必定成就一方霸主,他日说不定成就霸业。
如今寄人篱下,始终不能成事,主要还是根基问题。
刘表虽被压缩至江夏永安之地,此刻被蔡瑁这草包这么一弄,别说抵抗苏道山,估计取死不远。
若是将蔡瑁这草包兵马城池收过来,再顺势夺取袁术粮仓,凭借自己手段和孙策之勇,同样有成事机会。
与诸葛亮策略略有相同又有差异。
孙策直接派人联系文聘,道明愿放下之前成见,为刘表报仇。
贾诩同样嗅到机会,不过和另外三家可不同,贾诩则没有拉拢谁的打算,想做的也直接得多,直接算计谋夺江夏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