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女继续说道五胡乱华前北方各族分布图。在东汉至魏晋时期,北方各族陆续内迁至中原,与汉族一同居住,但是时常受到受汉官欺压或受汉人歧视。当时北方各族即受汉文化影响。如匈奴、氐族改用汉姓并学汉语及经书。中原也流行胡族文化,对于北方民族的生活用具、服装及音乐均感兴趣,并普遍食用牛羊酪浆。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更深入中原,当时在中原活跃的民族有鲜卑、乌桓、高句丽、丁零、羯、南匈奴、匈奴别支铁弗及卢水胡、以及西部的羌、氐、巴人。这些民族所建立国家属于渗透王朝。这些迁入的民族与滞留北方的汉人产生“文化采借”,双方逐渐进行文化交流与民族的融合,其中北方诸国的典章制度与礼仪法律几乎交由汉人制定。然而在交流中,因为思想冲突、种族纠纷及政治斗争等因素,时常发生破坏、屠杀等冲突。
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同时,连年的战乱使百姓向相对安定的地区迁移。成汉的益州四川、前凉的河西走廊、前燕的辽河流域吸引了大量难民,成为立国的基石。河西姑臧还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经贸外来重镇。至于留在中原地区的人民则庇护在坞堡或是部落贵族。坞堡大多由世族豪强建立,主要作为军事防卫。世族豪强所拥有荫户不承担国家赋役,仅对坞主负有义务。为了保证国库收入和劳役来源,各族君主往往进行户口检查,将荫户复归于编户。
当北方诸国一一灭亡之后,由于草原故乡被柔然等新兴民族占据,而且已经适应中原文化与生活。所以这些民族绝大部分没有退返草原,而是留在中原与汉族合为一体。民族的融合直到北周、隋朝方完成。在东晋南朝方面,中原汉人在衣冠南渡后,也和当地汉人、山越等百越诸族、及南方其他各民族发生冲突及融合。在隋朝统国后,南北汉人的界线逐渐模糊,融为一体。
经济
鲜卑族的皮带扣,约3至4世纪之间。当时黄河南北与关中地区是遭受战祸最剧,经济破坏最为严重。当时人民不是依附坞堡,成为坞主的部曲。就是迁移至各国首都附近,提供生产或兵役用。各国也会互相掠夺人民、财富以充实国力或是补给军队。由于人民频繁的迁移,使得在初期难有经济发展。
有些国家在稳定之后,开始发展经济。例如后赵石勒在崛起过程中,大厮杀掠。但在立国后开始发展经济,劝课农桑,颁布的税收却比西晋还轻,经济逐渐复苏。但在石虎统治之后,劳役汉人,挥霍无度,经济下滑。另外,有些国家早在开创时期就已经打下基础,做好内政,吸引不少流民投靠。早在成汉成立之前,已有大批流民投靠巴氐李氏。李雄建立成汉后,在他统治之下“事少役稀百姓富实”,成为最安定的地区。前燕慕容皝在统治辽东时即仿照曹魏,开放荒地让流民种植。前凉统治的河西地区,由于相对中原较少战乱,大量流民投奔。农业、畜牧业都有所发展。丝路也能保持畅通,使得首都姑臧成为商旅往来的枢纽,渐渐发展出“河西文化”。
前秦苻坚崇尚儒学,奖励文教。他任汉人王猛辅政,王猛发展经济,关中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获得恢复和发展。使得前秦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打下统一华北的基础。前秦崩溃之后,后秦姚兴注重刑罚,惩治贪污,关中经济稍微恢复。之后西凉李皓在玉门关、阳关开垦荒地,史籍记载“年谷频登,百姓乐业”。北燕冯跋减轻赋役,南凉秃发乌孤注重农业,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文化
边疆各族在华北地区立国后,互相混战。在这些国家中,以前秦氐族和后秦羌族的文化最为兴盛,其次则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及后燕。此外,汉族张轨、李皓所建立的前凉和西凉,更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史称“河西文化”。各国的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也发展教育。前赵刘曜设置太学、小学,选拔人才。前燕慕容皝设置官学,并著教材太上章和典诫。后秦、南凉设置律学,召集地方散吏入学。这促使北方各族接受汉文化,对于民族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麦积山石窟的大佛像佛教早就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当时由于儒教兴盛,所以没有广泛发展。等到十六国时期,北方动荡不安,以致人人厌苦、家家思乱。时而感到人生无常,精神缺乏寄托。此时五胡君主希望利用佛教教理的戒恶修善、六道轮回来安抚各族百姓,并借由属于外来宗教的佛教来支持其政权。最后佛教得以在北方流行,并与南方佛教互相交流。至于道教,虽然在西晋就有五斗米道天师道的出现,但在十六国时期衰弱下来。一直到十六国末期北魏的寇谦之改革道教,才有能力与佛教抗衡。
当时从西域进入中土的僧侣,为数众多,或译经论,或弘教理。在佛图澄、道安及鸠摩罗什的推广下,为佛教奠定发扬的基石。五胡君主中,石勒、石虎、苻坚与姚兴等极力支持佛教发展。苻坚的从兄之子苻朗著有佛学论书苻子。佛图澄为西域僧人,他精通经文并擅长幻术。后赵的石勒、石虎奉他为“大和尚”,让他参与军政机要。并支持佛教发展,甚至下令不论华夷贵贱,都可以出家,开启汉人出家之端。道安为佛图澄的弟子,在晚年备受前秦苻坚的崇敬。他致力整理和翻译佛经,将长安经营成北方佛教的译经中心。他于襄阳编定综理众经目录,还为僧团制定法规,为寺院制度奠定基础。中国出家僧人改姓“释”,即是从道安开始。道安的弟子后来分布各地,成为传教的主要力量。
鸠摩罗什为西域龟兹人。382年,前秦苻坚听从道安之建议,命大将吕光西征龟兹、迎接鸠摩罗什到长安。但后来前秦大乱,吕光随即割据凉州,鸠摩罗什留居凉州共十七年。直到401年,后秦姚兴得以迎至长安。鸠摩罗什备受姚兴尊敬,待以国师之礼。当时僧人群聚长安,在鸠摩罗什主持下共译出般若经和大乘中观学派的论书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及大智度论、法华经等三十五部两百多卷经典。这些皆成为后来佛学教派和宗派所依据的主要法典。
文学
李柏文书当时流传下来的诗及赋不多,可能因为艺术价值不高,所以流传不广。至于章奏符檄,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认为有可观之作,文风上接近西晋末年的风格。民歌方面,著名的大抵保存于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其中有出于氐族的企喻歌、出于羌族的琅琊王歌辞、出于鲜卑族的慕容垂歌辞。晋书的“载记”还保存一些当时的谚语,如流传于前秦的“长鞘马鞭击左股,太岁南行当复虏”、“河水清复清,苻诏死新城”等。
该时期的作品以前凉和前秦的文人居多。前凉张骏著有乐府诗薤露、东门行两首,收录于乐府诗集。前凉大臣谢艾的奏疏曾被文心雕龙提到,他的文集可在隋书经籍志看到。西凉李皓所著的述志赋载于晋书本传,这篇赋表现出他建功立业的志趣和对西凉局势的懮虑,内容颇有文采。前秦赵整著有两首五言四句诗,用比兴的手法讽谏苻坚。他还有一首琴歌阿得脂是杂言体,有些字句难解,大约杂用氐语。苻坚的侄子苻朗为散文家,作有苻子,其中有不少片断颇具文学意味。女诗人苏蕙的织锦回文诗虽然有文字游戏的意味,但仍表现出遣词用语的功力,成为流传不绝的佳话。另外,后秦宗敞为王尚申辩的奏章,被吕超认为可与曹魏的陈琳、徐干,以及西晋的潘岳、陆机相比。后秦胡义周为赫连勃勃作统万城铭,获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赞扬为典雅庄重。
艺术
民族的大融合带来艺术文化的交流与整合,由于多元民族文化的渊源,不仅增补了固有文化停滞的不足,更可以强化文化新生发展的生机。由于佛教的兴盛,带动石窟雕像的发展。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佛教的兴盛带来高层佛塔的建筑以及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使当时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将汉代比较朴直的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位居中国四大石窟的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都是在十六国时期建造。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约384年前后,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美誉。敦煌莫高窟则建于前秦时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由于当时敦煌与西域各国交流频繁,使得早期的莫高窟包含河西文化及西域艺术的风格。其中属于十六国时期的275窟,绘有本生、佛传等故事画。这些绘画以圈圈晕染的方式凸显出人体特征,并以细线勾勒,画风豪放生动,是当时壁画的典型风格。
书法方面,著名的作品有前凉的李柏文书、前秦的譬喻经、西凉的十诵比丘戒本经和妙法莲华经等。其中李柏文书与东晋王羲之的姨母帖皆保存行、楷书变迁过程,对书写考究与风格变化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他作品则介于书、楷之间。至于碑刻方面,著名作品有前秦的广武将军碑及郑太尉祠碑、北凉的沮渠安周造像碑等。其字体大多在隶、楷之间,风格墣茂古拙。沮渠安固造像碑为沮渠安固在高昌所立,原石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广武将军碑则于前秦建元四年368刻。笔划浑朴,结构拙厚,天趣浑成。书法家于右任曾作广武将军歌以推崇之。由于前秦碑文稀少,所以此碑与邓太尉祠碑皆备受珍惜。
十六国藩王
成汉皇室
秦王李特李雄叔叔
建宁王李越李雄长子
汉王李寿李雄堂弟,即皇帝位
汉王李广李寿幼子
汉赵皇室
陈留王刘欢乐刘渊同宗
长乐王刘洋刘渊同宗
江都王刘延年刘渊同宗
永安王刘安国刘渊同宗
梁王刘和刘渊长子,即皇帝位
楚王刘聪刘渊三子,即皇帝位
河内王刘粲刘聪长子,即皇帝位
河间王刘易刘聪次子
彭城王刘翼刘聪三子
高平王刘悝刘聪四子
渤海王刘敷刘聪五子
济南王刘骥刘聪六子
燕王刘鸾刘聪七子
楚王刘鸿刘聪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