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回答道,“人体内经脉一般可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古人氏族(注1)密宗功家所描述的中脉,十二经脉是指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这十二条经脉,此十二经脉连接了人体内,心肺肝脾肾,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等五脏六腑之正气,并使按十二时辰的变化,自然而然的周天运转,其实这十二经络,在每一个正常的人体内都是连通的。”
塔拿罗不住点头,“好,既然如此,那本座也就没必要在问你具体十二经脉是哪些穴位组成了。你能催动提取真气,说明十二经脉已全部打开,那接下来就解释更进一步的重点。”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作用有二,一是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二是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李旭问道,“这和五行属性以及术法有什么直接联系吗?”
塔拿罗回道,“是的,能提出这个问题看得很出来你找到关键点了。这又涉及到八卦的对应。解释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八卦之首乃乾卦,乾对应的是头部等部位,乾属性为金,所以头部等部位属金。坎对应的是耳和肾,它们属水。坤对应的是腹和胃等部位,属土。震对应的是足和肝等部位,属木。巽对应的是股与胆等部位,属木。兑对应的是口和肺等其他部位,属金。艮对应的是手和脾等部位,属土。离对应的是眼睛、心脏和其他部位,属火。”
“对应各属性,真气以某一属性为主,比如说使用木属性术法,你可以选择震或巽,也就是震对应的足、肝等部位或巽对应的股、肝等部位。以它们为起始点,让真气流动,从而来游走那一经脉。最常用的便是以奇经八脉来做体内真气传送的枢纽。”
李旭听到这里,突然明白了什么,原来《内玄真经》第二部内容讲的是这个。正因为母亲修行了《内玄真经》,当年给他们讲解时用的是这一篇章的内容,他们又知道自己练了《天书》第一部分,所以此刻讲解第二部分内容时,这全部就串联起来了。
李旭还在懊恼这五年多的时间,《内玄真经》只在第一部分停留,遇到瓶颈期一直突破不了第二部分,原来是这个意思。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冲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