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坚寿是昨天晚上抵达的阿阳,孙坚把修缮和布防的工作做得很好,留给他的,只有严防死守。
阿阳其实是阿阳县内一座被废弃的坞堡,如果不是此番羌乱,这里几乎沦为一处临时的集市。
然而羌乱再起,废弃了十数年之久的阿阳,又重新作为军事上的桥头堡,被再度启用。
驻兵在这里的坚寿,只有三千余人马,却要牢牢的钉在这里,至少能够和汉阳呈掎角之势。
尽管皇甫坚寿此前偷天换日,把皇甫嵩给他安排的核心部曲重新招徕,但这加上他的两千本部,以及从安定带来的部曲,在北宫伯玉的大军面前,都不够看。
“司马,哨骑说北宫伯玉至少有三万人。”
阿阳的眺楼上,孙坚有些忧心忡忡。
“只多不少。”
北宫伯玉的前锋已经戳在了他的嗓子眼上,哪怕不用哨骑,自己肉眼看去,黑压压的一片,人数绝对不会少。
北宫伯玉本就是金城人,金城一破,汉人的豪强不是投靠他,便是被分食,甚至此人另辟蹊径,把名义上的统帅,让给了边允和韩约这两个名头极大的人物,简直榨干了金城的所有潜力,而自己居于幕后,执掌所有的兵事。
野心不小啊。
对了,边允和韩约因为被朝廷通缉,居然趁机改了名、字,现在已经是边章韩遂了。
“他如此着急进军,一来是士气正盛,乘势而为,二来他没有后勤来源,死的人越多,后勤的压力越小。”
坚寿心中清楚,古代战争,后勤的重要基本要列在第一位。
北宫伯玉靠着劫掠暴兵,声势固然浩大,但显然不能持久。
这个道理很简单。
但关键在于,他这小小的阿阳,如何和数万人的叛军比持久?
要是北宫伯玉铁了心打阿阳,他能守一个月,便足以载入史册了。
“可是,左刺史许诺的粮秣器械,到现在依旧毫无音信,仅凭咱们的粮草,最多坚持两个月。”
孙坚的提醒让皇甫坚寿陷入了思考,他麾下的兵马不多,难以主动出击,一旦被乱兵包围,随着时间推移,只有死路一条。
终究是位卑言轻,随波逐流。
手中的兵力不够,这种大规模的战事,仅仅是一点余波,就已经让他难以施为。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啊。
……
与此同时,汉阳郡冀县的城头上,两波人马正在紧张的对峙。
从装束上看,双方几乎都是地方守军的模样,甚至口音都略有相似。
“孔常!要是不把我们的钱粮交出来,汝不得好死!”
“王国!汝没能耐弄来酒肉,想要抢乃公的?”
冀县的两个守备起了争执,身后都跟随着一群他们各自的部曲和乡党。
吵吵嚷嚷的状态似乎很难让这些武夫心服口服,短短几个呼吸之间,这些同一阵营中的军汉,立马拔刀相向。
未战先乱,短衣少粮。
这便是凉州守军的现状。
刺史府的长史盖勋,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只不过此时的他,俨然无能为力。
刺史左昌因为盖勋追查军费的事恶了他,干脆把他发配往阿阳,勒令他立即动身。
他看着前来报信的军侯,欲言又止,最终长叹一声,什么都没说。
他人微言轻,虽然身为凉州人有一颗丞丞报国之心,但左昌倒行逆施,叫他如何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