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主城火星锚地的火车上,刘秋梧又一次见到了马克·威廉姆斯,上一次见到他还是自己十二岁时,参加的首登火星十二人启航前那次面对青少年的宣讲活动上。
马克·威廉姆斯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在纽约的贫民窟长大,少年时桀骜不驯,14岁以前可谓劣迹斑斑,多次因贩毒、斗殴、伤人被关入警察局,最严重的一次是害了人的一只眼睛。
那人拥有2米多的身高,300多斤的体重,他一只手就把当时还只有13岁的马克拎了起来,就当他得意地哈哈大笑时,马克把手上的一根木棒插入了那人的眼睛,还把那人的眼球拔了出来,从此马克在当地一举成名。
就当所有人都认为一个黑帮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之时,马克·威廉姆斯突然开窍了。他开始努力学习,仅仅花了半年时间就从一个不学无术、徘徊在监狱边缘的黑帮混混考入了当地的一所高中,又花了三年时间考入了MIT——麻省理工学院,主修飞行器动力工程。
而后又一路进修,博士毕业,直至成为飞行器动力工程的世界级专家,最终从全世界的候选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首登火星十二人之一。
马克·威廉姆斯一度作为浪子回头最励志的代表被媒体大肆宣传,但是关于他为何会突然改邪归正却一直语焉不详,他自己也从未向媒体公开提及过此事。
一个流传较广的版本是,马克因刺瞎人眼一事被放出来之后,遇到了一名牧师,在这个牧师的感化之下忽然对自己过往的行为羞愧万分,励志要彻底改变自己,得到救赎。
颇有雨果笔下《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受化于牧师而后重新做人的味道。
不过刘秋梧却更相信另一个版本——是火星改变了马克。
在马克十三、四岁的2015年前后,人类的火箭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开始严肃探讨火星移民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当时有很大一批科学家、企业家都加入了那次的行列,提出过要将十万人、甚至百万人送去火星的计划,并在一定程度上付诸于实施。
马克很可能是在他人生最迷茫的时刻得知了人类火星移民的可能性,从而下定决心改变自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马克后来主修的全是与航天相关的专业,地火两地间的空间发射技术以及穿梭在其中的飞船技术马克都是主要牵头人,他是后来整个火星移民计划落地实施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首登火星十二人之中,马克·威廉姆斯是出了名的沉默寡言。其实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对火星移民计划所做出的贡献而言,马克·威廉姆斯都是首登火星十二人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他和沈忱两人是争夺首登火星之人最热门的人选,而最终胜出的却是路易·莫罗。
这背后固然有中美角力的因素在,但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于马克阴沉不定的性格,他并不像路易那样热情洋溢,并不那么适合作为火星移民计划的宣传人物。在失去了“首登火星之人”的头衔后,马克阴郁的性格在之后的火星生活中显得愈发明显。
在传回地球的资料中,人们很少能够捕捉到他的踪迹、听到他的讲话,而路易·莫罗则逐步发展成为整个火星移民团队中的核心人物。
刘秋梧觉得,马克·威廉姆斯作为“火星移民计划”重要推动者的光环正在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步消失殆尽。
他来火星之前已经很少在地球的媒体上看到有谁还提及过马克对于空间发射技术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马克在推进整个火星移民计划中的领袖才能了。
马克·威廉姆斯再一次出现在刘秋梧的视野里是谢涛毅向他们揭露火星“两朵乌云”时提到马克领导平定了田中正一在火星四年所引发的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