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喜忧交加(1 / 2)大唐:从玄奘高徒辩机开始首页

自李世民驾崩那日起,对李治不利的传言就四处飞散,所以一直觊觎皇位的李泰就趁机起兵了。

此时不拼,等长孙无忌联合褚遂良独揽大权后,李泰的处境会非常艰难。房玄龄若能多活几年就好了。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昔日那些曾经铁了心支持他的人都消失了,孤掌难鸣的李泰兵败是必然的。

李治这个太子来的不容易,继位后更不容易。先是李泰举兵反叛,那封檄文言辞激烈,确实损伤了新皇帝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

叛乱是平定了,李泰却消失了,派人在均州寻找几个月一无所获,再把矛头转向李恪时,晋州地震死伤无数,再一次削弱了他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

在得知李泰很可能就藏在安州,欲南北夹击时,李恪主动带着李泰人头主动进京共贺上元节。期间,

没摸清楚李恪的动机,仓促间再观礼上元节时,结果爆发了如此灾祸。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虽然褚遂良和李治怀疑是人为,是李恪在背后主谋,但并没找到什么证据。目前唯一的证据就是李恪大概做贼心虚消失了。当然,参与筹划观礼的礼部以及工部相关大臣均被软禁,等待调查。

三大托孤中臣两人昏迷不醒,褚遂良有点独木难支。他毕竟不是什么开国勋贵也不是皇亲国戚,只是一介文人。只因为常年担任李世民的起居郎,和李世民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又被长孙无忌在背后助力才得以上位。当然,自身能力也很出色。

褚遂良和长孙无忌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长孙无忌真没了,支持他的那些门阀、势力、勋贵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褚遂良吗?未必。很多时候,能力只要过得去就行,信得过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如今的局面,褚遂良有些惶恐,他自感责任重大,他没有长孙无忌那种聛睨一切、傲然群雄的底气。

与褚遂良不同的是,李治虽然十分愁,很担忧李恪背后作乱,但他反而心里暗暗也十分高兴。

为什么呢?发生了这种灾难的时候,李治还能高兴?

因为,长孙无忌陷入了沉睡,他无法再对李治的权力构成威胁,摄政王不能摄政,皇帝自然可以亲政。

在等待辩机和李漱被带来的时候,李治开始回忆。

自己是什么时候和舅舅生了嫌隙呢?

大概是去年八月初一,河东晋州地震之后。

自即位之初,围绕着李治,唐廷形成了以长孙无忌为首,李勣第二,褚遂良第三的班子。李治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国家大事他说了不算。他隐隐感觉到政令,皆是出自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人手里,自己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时候李治倒也能理解,毕竟自己没什么执政经验,长孙无忌不放心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