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刚看你在高铁上就在眯瞪,怎么好像越睡越困了?”钱璋发现杨光的状态有些不对。
颇像是上早八那会儿半醒不醒的精气神。
“没事儿,午困。”
春困秋乏夏打盹,饭饱神虚爱睡觉,年轻人困点儿正常。
杨光解释了一句,其他舍友也就没再追问,几人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下了火车,往站外走去了。
刚出站,几人就看到了那个熟面孔——郑院长。
这时是旅游淡季,来常安的人不算很多,出站口也不算拥挤,基本上每个有人接的人都能和朋友对上眼。
和上课时看到的郑院长不一样,这时的他穿着一身合体的西装,小心的将自己的白发梳到了黑发下面,褪去了老教授的沉稳,倒是多了一份工作在一线的干练。
“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
郑耀弦先是拉着几人感谢了一番,并且承诺如果周一不能按时回去,他会亲自给各课老师通电话说明原因。
在坐上郑院长从工作单位借来的黑色面包车后,几人也是问起了这次社会实践到底要做什么。
“没什么技术活,就是清理一下每天碎掉的兵马俑。”
“兵马俑为什么会碎?”钱璋问道。
更重要的是……得碎多少个才需要四个大男人连续多天的清理。
“不知道,兵马俑如今已经关闭了所有对游客开放的坑位,聚集在那的专家都在调查这个事情。”
郑耀弦赶来的时候,他那位老朋友已经辞职不干了,电话也打不通,与他接头的是负责兵马俑修复工作的总负责人。
对方说最近人手紧缺,急需他这样的人才支援,为了发掘历史、还原真相,也是为了祖国的考古事业尽一份力,郑耀弦毅然决然的选择留了下来。
至于在修复小组之间流传的那些“怪谈”、“传说”一样的东西,他一概不信。
他相信没有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如果解释不了,那一定是还未研究出来的新科学。
对于周围那些同事逃避的眼神,郑耀弦嗤之以鼻,他说自己拉几个大学生过来都比他们有胆识。
然后他就想到了那个旷完他的课,反手还敢在旷课时间给他打电话的“法外狂徒”。
……
到达兵马俑修复基地后,郑耀弦给杨光四人整了个志愿者的牌牌,只要把这玩意戴在胸前,大部分半封锁的地方他们都能进去。
至于住的地方,郑耀弦看他们也没带行李箱,也就没先行安排,只是说晚上跟他走就行,他给安排酒店。
本意郑耀弦是想请自己的学生吃个中午饭的,但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告歉一声,就先行离开了。
走之前,他给杨光等人指了指这里食堂所在的位置,让他们先吃,吃完电话联系。
哥几个都是大学生了,不需要像小学生春游一样去哪都需要人领着,淦饭这种事,院长不说,哥几个也已经找到去往食堂的指路标了。
几人除了早上那顿饭就没吃什么,这会儿饿的肚子咕咕叫了,一个个小跑着进了食堂。
别说,还真别说,不愧是给修复兵马俑的专家提供营养补充的地方,这食堂的装潢就比学校食堂高级很多。
最关键的是,拿着志愿者的牌牌吃什么都是免费的。
杨光点了份自己没吃过的蟹黄面,李洪意则是在这边找到了家的感觉,连点了十二份海鲜。
孙小圣和钱璋两个人就很保守了,前者点了碗油泼面,后者点了份银耳汤。
“爽!”
闻着碗里那正宗的油泼辣子的味道,孙小圣露出了一个醉仙欲死的表情。
就闻这一下,这趟就没白来。
“不就是碗面,至于吗?”他身边的钱璋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