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一盘散沙的藩王(1 / 2)大明双穿门:咱哥俩谁说了算首页

在大营,黄嘉善出示了腰牌和皇帝的圣旨,当然只是让他们看了装圣旨的盒子。

一个千户装扮的人笑道:“原来是户部尚书,实在是看不出来啊!那就请上车吧!”

一个小小的千户,见到户部尚书,居然是这个德行,黄嘉善可以肯定,晋王反了!

更有甚者,跟随黄嘉善的四十名护卫也不见了,护卫他去太原城的,就是这个千户,以及一百名晋军。

需在马车里,黄嘉善大骂韩爌不为人子!

老子是年龄大了点,但跑一趟大西北也不是你不能!

用得着你小子照顾老子吗?

这下好了,说不定就被晋王俘虏了!

但黄嘉善很快就冷静下来,思忖晋王造反的原因。

悲催的是,他实在想不明白,晋王有什么造反的理由。

而大同的代王,造反就更说不过去了。

整个山西的商人,想要走出山西,基本上都要路过他的地盘。

他只要拦路,将这些商人的货物买下一部分,然后都不用装卸,派出他自己的护卫随行,原地雇佣车马挑夫,就成了自己的商队,就能得到巨大的利益。

而大同是大明九大边关之一,并非是养尊处优的风水宝地。

要是根据朱元璋的老规矩,他们哪里都不能去,只能在大同世代守边,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而现在不一样了,所有的大明祖制都取消了,藩王们想去哪里去哪里,没有粉盒束缚,那么代王还愿意留在大同?

这不是有病吗?

这个绝对不可能!

要不就是近来大同的匪患加重,朝廷又不出兵剿灭,代王等不及了,想要晋王出手帮他?

可是晋王有能力调动大军吗?

那三万匪寇,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剿灭?

还有沈王。

朱元璋本来是把他封在沈阳的,所以叫沈王。

在朱棣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了巩固他在北京周边以及朵颜三卫的势力,就把沈王的封地改在山西的潞州(今长治)。

1424年,朱棣封沈王模庶长子佶焞为武乡王;第二子佶煃为陵川王;第三子佶煟为平遥王。

他的嫡长子,当然就是第二任沈王。

黄嘉善想到,不怪朱由校下决心取消藩王的封地。

这才仅仅是第二代,就有一个亲王,三个君王了。

如果第二代沈王生了五个儿子,那么第三代就会有一个亲王,八个郡王!

一个君王至少要有一个县的封地,全县百姓养活一个郡王,那日子还有好吗?

除了亲王和郡王,还有五六十个镇国将军!

这个生育能力,比耗子都快!

但是,潞州更是山区,处在太行山深处,这里的土地,吸引力很大吗?

所以,虽然黄嘉善还搞不懂晋王造反的理由,但他相信,代王和沈王,绝对是不会造反的。

即使造反了,也是被晋王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