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承绪永远都忘不了前世当奉安宣读了废后圣旨的那一刻,谢瑶卿抬头时的不可置信,双眸一点点地睁大,以为自己是听错了,等发现萧承绪脸上依旧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满脸的冷漠与不耐烦后,她认清了现实,低头露出一抹苍白惨然的笑容,像是草丛里瞬间绽放又枯萎的花,灿烂只有一瞬,转瞬便是永远的湮没与沉寂。
他以为谢瑶卿会大闹一场,和自己争吵不休,质问自己为什么会废后,亦或是声嘶力竭地哭喊。
可是都没有,从不可置信到接受,谢瑶卿的反应最终归于平静,心如死灰之人,已经不再试图挣扎,只有逆来顺受。
萧承绪更清楚,没有永昌侯府的灭门惨案,他和谢瑶卿之间依旧是一团乱麻,谢瑶卿还是会恨他,怨他,冰冻三尺,向来非是一日之寒,一颗热烈滚烫的心也不是一夕之间,毫无征兆,骤然冷下去的。
萧承绪忽然感觉很无力,即使他没有动永昌侯府,可是他如何让谢瑶卿相信自己。
卿卿是不会相信他的,他说的任何话都不会相信,不会相信永昌侯府会安然无恙,只会认为自己是在狡辩,是在诓骗。
他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说的是真话,因为没有证据,他找不到任何一个证人 ,人证物证都没有。
何其可悲。
熟悉的痛楚漫上心头,密密麻麻的疼痛仿佛是被千百根针同时扎了,然而这股锥心的疼痛萧承绪却能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承受下来,疼痛这个东西,多忍忍,初时觉得痛不欲生,但是忍过一次,两次,三次……次数多了,慢慢的,总是能习惯的。
宽大衣袖下的双手紧紧攥紧,握成拳头,指甲深陷进掌心里,萧承绪最后看了谢瑶卿一眼,然后转身离开。
从坤宁宫离开,萧承绪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门口依然有几位大臣坚定地跪着,他们的身影在风中显得格外挺拔。
这些大臣们不仅拥有坚韧不拔的心性和意志力,而且身体素质也十分不错。要知道,如果没有良好的体魄,怎么可能连续三四个时辰滴水未进,粒米未沾,就这样一直跪着?许多大臣正是因为身体吃不消,才会在中途晕倒在地,然后被抬下去遣送出宫,各回各家。
然而,当象征着皇帝到来的御驾缓缓驶来,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时,几位坚守的大臣瞬间精神焕发,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们暗自认为,一定是自己的一片赤诚终于得到了上苍的眷顾,打动了皇上,皇帝亲临此地必定是因为感受到了他们的苦心,为他们的忠心而动容。
一时间,几位大臣喜形于色,心中满怀着期待。他们幻想着接下来的场景:皇上会亲自走上前来,将他们一一扶起;然后,皇上会耐心谦虚地倾听他们的谏言,并从中领悟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最后,皇帝会收回今早朝堂上说出的那些荒谬言论。
想到这里,大臣们的脸上不禁流露出欣慰与兴奋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