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正阳应了一声,这还是头一次,景飞鸾不在只有他陪着纪蓉,莫正阳一个劲的给鸡喂食,心里七上八下的挺高兴。
纪蓉在家里练了一会儿字,怔了半晌,去厨房的时候却发现莫正阳在擀面。
纪蓉挺惊讶,打趣他说:“莫非今天太阳是从西面出来的?今儿我出门走的急,早知道看看了。”
莫正阳瞪她一眼,手里的擀面杖用了些力气把一坨面压的扁扁的,道:“我是看你精神不好,一会儿还要做饭太累了,想帮你一点,你还拿我开玩笑。”
纪蓉心里一暖,说:“那你准备做什么?”
“你就别管了,快去洗洗歪着吧,一会儿我就做好饭了。”
半头晌午,纪蓉也没什么好歇的,拎了一桶水到菜园子里浇了一回菜,回来的时候就闻见饭菜香。往桌上一看,上面摆了个大葱炒鸡蛋,一盘凉拌山野菜,还有两碗面,其中一碗上面卧着个不大好看的荷包蛋。
“这个……”纪蓉惊讶的张口结舌:“这是你做的?”
莫正阳得意的点点头:“今天又捡了好几个鸡蛋,景飞鸾不在,咱俩把这些都吃了吧。”然后把那碗有荷包蛋的面条推到纪蓉面前:“这碗你吃,尝尝我的手艺。”
“好。”纪蓉没推辞,带着惊讶坐到桌子前面,虽说只是家常菜,但这可是莫正阳这家伙做出来的,纪蓉抱着怀疑的态度分别尝了尝两道菜,味道居然还都不错,除了凉拌山野菜稍微咸了点儿,但拌在面条里面和,滋味也就刚刚好了。
莫正阳一直瞅着她,见她吃了两口点点头,夸他说:“看不出来你手艺进步这么多,赶紧吃吧。”
他心里里一下子就挺高兴的,两个人围坐一桌吃起来。
纪蓉咬了一口鸡蛋,还是糖心的,里面的蛋液流在面上,黄澄澄的看着就香。
“我知道你喜欢吃这种鸡蛋。”莫正阳一看果然做成功了,又得意了几分。
纪蓉瞅瞅他,看到他一根手指上用布条包起来,问他:“这是怎么了?”
莫正阳挺尴尬,但还是从实招来:“本来想做土豆丝呢,切土豆不小心切到手,就把土豆剁了剁喂鸡了。”
纪蓉忍不住哈哈笑了一声:“看你武艺那么高强,怎么也会切到手啊?”
莫正阳还委屈上了:“我都是舞刀弄枪的,谁练过切土豆啊,那刀也不好使,土豆又那么小。”
纪蓉又笑:“那你这手被弄破了得洗干净,还得好好上药,不然容易感染感染就是额,就是得急惊风。”
莫正阳瘪瘪嘴:“这算什么,一个小口子,我挨上一刀都不会怎么样。”
纪蓉正色道:“那可不一样,有时候一道小口子比大伤口都会严重,你别不当回事。”
她说的是真心话,有这份心意在里面,莫正阳觉得伤口也不疼了,自己做的饭吃着尤其的香,况且这菜做的真不错。
忽然,莫正阳似乎是想起来什么,收了笑意,很严肃的说:“有个事儿你还不知道吧?”
纪蓉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也严肃起来:“怎么了?”
“明天纪瑶就嫁人了,罗家派了人过来,要用大轿子把她抬回去呢。”
纪蓉还以为是什么事,一听是这个,顿时没了兴趣:“她要是坐轿子被抬到顺安城,那些轿夫还不得被累死。”
“说是就抬到东门县,然后坐马车到顺安城,到时候再上轿子。”莫正阳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得这么详细,说的头头是道的:“听说纪家给她陪送了不少嫁妆,什么被褥、脸盆、面镜、茶杯、椅凳、花瓶之类的,摆了整个院子,本来要纪安押嫁妆跟着过去呢,结果小安说是病了起不来。”
纪蓉瞪圆了眼:“小安在店里忙着呢,什么时候病了?”
紧接着她马上又反应过来:“这小破孩我说他怎么忽然说不回家,原来一早就想好了不去。”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纪瑶的事儿,都觉得有些倒胃口,连忙换了话题,这才把饭吃完了。如果忽忽略不计纪瑶这件事,这顿饭吃的还算是香甜又愉快。
莫正阳像是怕她闷得慌,一直逗着她说话,纪蓉看出他的心意,觉得挺感激,就答应了给他做点心吃。
饭后,锅里蒸上了饭后点心,本来挺清冷的景家忽然来了人串门。
来者是杨婆婆家的小儿媳,纪蓉经常从她们家买鸡蛋,她儿媳这回来也是拎了一筐子鸡蛋,一进门就问:“听说你相公去县里了?”
纪蓉点点头,这事儿没什么好瞒着的:“再过几天就是童生试,他去考了再回来。”
小杨氏拍膝盖说:“这可是关乎前程的大事。也是你相公被耽误了,不然三年前他就成秀才了。”
纪蓉笑道:“今年考也不迟,过了县试再过两月就是府试、院试,他要是一路考下去,成了秀才,说不得还要再考。”
小杨氏笑道:“那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若是考上了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不仅能免除差徭,听说见到知县老爷都不用跪。若是能成廪生,还能从公家领廪米,那可是一家子的荣耀。”
纪蓉见她说话好听,也跟着挺高兴,谢了杨氏两句,拿出来些自己刚做的糕点给她吃。
小杨氏见她端出来一碟没见过的东西递给自己,扑面就是一股甜香,疑惑道:“这是什么?”
纪蓉笑道:“这是刚做好的甑糕,你尝尝。”
莫正阳早就自己端了一大碟跑到门口边晒太阳边吃了,小杨氏用筷子翻了一下甑糕,尝了一口,吸了口凉气:“这就是甑糕么,我还是第一次见,味道可真香!”
纪蓉笑道:“就是家里寻常吃的东西,嫂子要是喜欢一会儿拿点儿回去给孩子吃。”
小杨氏笑的挺不好意思:“这来了一趟怎么还吃了拿着的,那可不成,你这是怎么做的?要是简单我回去也做着吃。”
她是淳朴的乡里妇人,一辈子家里都靠着田地过日子,也没想过什么菜谱不能外传的问题,纪蓉并不藏私,一道甑糕而已,她没那么小家子气。因此爽朗道:“挺简单的,嫂子你听听,无非就是准备好红豆、红枣和糯米泡好,红枣蒸熟了去了核,找个大盆,先铺一层糯米,再一层一层铺上红枣、糯米、红豆、糯米,最上面再摆一层红枣和蜜枣,小火慢蒸,等熟了之后拿白糖一拌,就能吃了。”
一边说,一边可可惜目前这里还找不到葡萄干,不然铺上一层葡萄干,滋味肯定更好。
温热的甑糕入口即化,香甜软糯,枣香、豆香与米香融合在一起,吃起来真是一绝。小杨氏听她说了这些,咂舌道:“这一碟东西居然要这么多好东西来配,这些糯米就难得吃上一回呢,何况还要用不少的红枣、红豆、白糖,依我看统共这晔湖村里,也就你家吃得起这个。”
纪蓉摇摇头:“嫂子何苦说这话,糯米用不了多少料,红豆都是自家有的,无非是枣子和糖贵了一点,但做出来的东西胜在老人,孩子都愿意吃,偶尔吃上一回,谁家还抠这点儿钱么。”
小杨氏点点头,她们家如今种着地,加上每个月都卖鸡蛋给纪蓉,算起来也赚了一些钱,手头宽裕了一些,想想这些,再吃一口又甜又软的甑糕,心里活络了一点儿,就计划着回家之后也给自家娃和老头老太太做一次,让家里人尝尝鲜,在自家嫂子跟前露露脸。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不可避免又扯到即将嫁人的纪瑶身上。小杨氏和她婆婆一样瞧不上纪家两母女,守着纪蓉说话也不避讳:“你住的远不知道,现在你那娘的鼻子都要朝着天上去了,以前听说她身子弱,天天守在屋子里不出门不干活的,现在可一点儿都看不出,我瞧着她从你走了之后就红光满面的,也没了病模样。”
村子里的妇女,秉性再实在也少不了有些碎嘴子,纪蓉听她这么说,也不生气,只是道:“是我从前惹她不痛快,这才身子不好。”
小杨氏小声道:“快别这么说,如今村里谁不夸你一声能干。从前你也就是脾气大了一些,说句实在话,确实在姑娘里面你名声不大好听,不过大多数人哪见过你,都是听人说的,传的多了这才落下坏名声。”
纪蓉想想她这话说的挺在理的,从前的纪蓉性情乖戾,正因如此很少愿意出门,就算掐尖要强也都是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那她的坏名声是怎么传出去的,这原因少不得要从家里人身上找起。
不过她现在都已经不是纪蓉本尊了,也就没必要计较这些。
纪蓉摇头:“终归是我不懂事了。现下这样挺好的,她们不认我,我自己在这边过的也舒服。”
小杨氏摇头,似乎恨铁不成钢:“你这傻姑娘,我婆婆还跟我说过,你从小养在亲戚家,长大了才抱回来,所以你娘待你不亲,天天拿拿你和纪瑶两个人比,你小时候村子里人当她面夸你一句比纪瑶漂亮,她的脸都要吊上半天,亏你一直让着她们。”
纪瑶心里一热,这小杨氏说这么多,无非是替她打抱不平。纪蓉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因此笑道:“还有这回事,我长大了,小时候的事儿居然都不记得了。”
小杨氏也笑:“别说你,我也都忘了个一干二净。嫁了人,生了娃,小时候的事儿都淡忘了,也忘了自己也有过没心没肺的时候,依稀记得我还跟着我哥哥满山上跑着玩呢,这一晃眼……哈哈哈。”
两个人聊了一阵子,倒也挺开心。小杨氏还没准备走,又有人上了门。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莫正阳已经从门口领进来一个人,原来是住在附近,经常借给景家牛车的王老汉家的大孙女,叫做婉儿。
婉儿今年和纪蓉一般大,偶尔会来她家学个花样,送点儿新鲜菜,或者借些碗筷什么的,两家人走动也算勤。见到小杨氏也在这,婉儿跟她问了个好,笑着对纪蓉说:“今天纪家那边热闹,听说景大哥不在,我就跑到你这里来看看你,这是我家新摘下来的茄子,本来想着你家也有,不过我家人少吃的不多,你家开着店,要能用到就拿到店里去。”
纪蓉这才想明白,原来甭管是小杨氏还是婉儿,之所以来她家,都是担心自己在家里想太多,特意来给她解闷呢。
婉儿笑着说:“乡里乡亲的,再说又是邻里。上回你从县城里给我带回来的布头,我挑着些好看的做了鞋面,剩下的准备用来粘鞋垫子,还没跟你道谢呢。”
小杨氏也笑道:“好布头做鞋面子最好,不过都缝起来可以纳被子,盖着也挺好。”
婉儿连忙道:“有空嫂子教我做做。”
小杨氏满口答应下来。三个人有说有笑聊了一会儿,婉儿朝小杨氏使了个眼色,小心问纪蓉道:“刚刚我娘在那边绕过来,听说那家明天要摆酒席,请村子里人吃饭,家家户户都要去。”
题外话
咳咳咳咳,这可不是我故意写烦人的母女让大家心烦,实在是情节所需,再写一两章就解决了,小宝贝们别心急。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