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积贫积弱的东汉王朝,不得不忍受几十年的天下大乱,政令不出皇宫大门,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北方一乱,大批流民迁往南方安定富庶之地存身,江南、荆襄、巴蜀等地随之瘟疫大流行。
汉代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有五人死于传染病。
曹植有《说疫气》一文,说了建安二十二年的疫病流行惨状,“家家有僵尸之痛,宗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每家每户都有僵卧的尸体,更有因病灭门的惨事,贵族宗室也不能幸免,这场疫病也直接影响到曹军赤壁之战,瘟疫肆虐也助推了曹操的败局。
东汉末年的政治经济民生大格局,就此重大转变。
瘟疫是什么样的惨状,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的家族亲身经历,他写道,“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
张氏家族并非泛泛,一场瘟疫下来,不到十年时间,家族二百余人死去三分之二,而大部分是因为伤寒。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张仲景开始了对“伤寒”的全力攻坚。
千古医学名著,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伤寒杂病论》横空出世。
中国古中医学,一直是治病救人的最佳选择,很多古人对发端于道家、阴阳家的中医药学颇有研究,以冷静的眼光看待,排除神神鬼鬼的色彩,对时疫阐述自己的观点。
比如曹植对建安时疫的解释,“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又比如被后人尊为“医圣”的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活动于东汉后期动荡时代,祖籍河南南阳。
张氏家族也是书香仕宦之家,只是后期没落,张仲景有先天优势,能够读到当时稀缺而珍贵的许多藏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良好的学识素养,奠定了后来一代名医的基础。
同为南阳郡的名士何颙,颇有识人之明,他曾经说张仲景“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当时张仲景还是个十岁的孩子。
学问长得快,全靠名师带。
张仲景有幸遇到同族的一位名士,精擅医术的张伯祖,几年下来,张仲景尽得其传,更胜于蓝。
名士何颙甚至评价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再精湛的医术,也扛不住来势迅猛的瘟疫流行,张氏一族拥有极品医生,也难免大半死于伤寒(古代将急性传染病皆称“伤寒”)。
朝廷、贵族和庸医们在做什么?庙堂之上仍在忙着争权夺利,贵族们则忙着囤药屯粮,闭门自保,那些庸医无心钻研业务,只知道囤积居奇哄抬药价,“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以至于疗效很差,草菅人命,于病无益。
又或者爱惜名誉,不肯轻易出手,坐视病亡而不发声。
这种医德医品医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评价道,“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怎么办?
张仲景带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美好愿望,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如今,但凡医药店铺,多数都以“堂”为名,各有堂号,如“同仁堂”、“胡庆余堂”、“济生堂”等等,并且都有自己的坐堂医生问诊。
这一行业其实就源自医圣张仲景。
最初张仲景也曾进入体制,《南阳府志》记载,张仲景“灵帝时举孝廉,官长沙太守”,他通过“举孝廉”入仕途,担任长沙太守,当时的太守一职,大约相当于今天的高官,而军政司法大权于一身,是封疆大吏。
张仲景在任时仍不忘研究医术。遇到伤寒流行,百姓大量死亡,而受制于氏族礼法制度,贵族和贫民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隔阂,见面交往犹为不可,更不能直接为百姓诊病。
张仲景胸怀医术,为了拯救百姓,他决定冒天下大不为,公然打破官府清规戒律,每月两天,初一十五打开衙署大门,张仲景就在大堂上坐着,不办政务问案,只做诊脉医病,受到贫苦百姓欢迎,后来张太守办公行医两不耽误,居然形成定例。
后来流传这一传统,就把医生坐诊看病称为“坐堂问诊”。
饺子家喻户晓,尤其北方最爱,可说“皮薄馅嫩,百食不厌”。其实此物原名“娇耳”,也是传自张仲景之手。
东汉末年,朝政不起,有识之士皆弃官归隐,张仲景也离开长沙守的职务,回到家乡继续行医。
当他回到故乡时,正值天寒地冻,百姓缺衣少食,很多人在饥寒中瑟瑟,有些脸上手上都生了冻疮,甚至冻掉了耳朵。
医者悲天悯人,张仲景想了个办法,他制作面皮,以驱寒的药材如胡椒等等加入羊肉,就在南阳东关街头,搭起义棚,架起大锅,用水煮这种填入馅料的面食,捏起来形似耳朵,无偿向乡亲们供应,热汤热食帮助暖身,血脉通畅避免冻伤,据说义棚开张的那天恰逢节令“冬至”。
吃了这个东西的乡亲们,都在寒冬中生存下来,大家向张仲景询问这是何物,张仲景因型具相,起名为“祛寒娇耳汤”,民间减省称之为“娇饵”,后世称为饺子,以羊肉白菜胡椒馅最能抵御风寒低温。
张氏义棚从冬至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次日就是初一,有条件的百姓也仿照此物自己制作,从此成为家家必备的过年食品,一是避寒,也是纪念医圣大德。
说东汉元嘉年间,汉桓帝刘志突发风寒恶疾,派人去请张仲景诊治,根据病症表现,给他开了一剂“调胃承气汤”,以炙甘草调和大黄、芒硝,三样药皆属寻常,组合起来就有起到攻下泄热的作用,桓帝发汗后退烧愈可。
张仲景经过辩证施为,为桓帝治好了风寒恶疾,桓帝欣赏他的才能,就留他在朝廷为官,授“侍中”一职,在御前行走。张仲景看到了朝廷内部的问题,认为“君疾可愈,国病难医”,人的病症可以通过治疗痊愈,而当时东汉国家的病症却已经无可救药。
于是向皇帝辞行,回到河南老家,到少室山隐居去了。
张仲景去世以后,被埋葬于“宛城东二里许”。
关于他的墓地,还有一个传说,记载于清初医家徐忠可的《金匮要略论注》。
说明末崇祯年间,兰阳(或为南阳)有个读书人冯应鳌,某次风寒发热,几乎要病死,“夜梦神人金冠黄衣,以手抚其体,百节通畅”,就这么摸了几把,糊里糊涂治好了病,冯秀才记得那个神人在梦中自称“汉长沙太守南阳张仲景”,并且托付给他一件“憾事”,言说“南阳城东四里有祠,祠后七十七步有墓,岁久湮没,将穿井于其上,封之唯子”,告知墓地年久失修,还有不明就里的被人凿了个井,千古医德遭遇遗忘,修葺的事情只有委托给冯秀才。
冯秀才的病或许是自愈,与千年前的神医并无关联。受人之恩,忠人之事。故事里的冯秀才肯定不负所托。
故事不免带有神话色彩,说张仲景墓在城东四里,而不是史料记载的宛城东二里许,实际上,张神医的墓地,在有明一代的确经历多次修葺,崇祯年间增建墓亭保护,并修造“医圣祠”供后人瞻仰祭祀。
汉灵帝刘宏,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省深州市)。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曾祖父是河间孝王刘开,灵帝世袭早逝的父亲刘苌解渎亭侯的爵位,母亲董氏。
永康元年,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临朝问政。
桓帝无子继位,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
窦妙派侍御史刘儵守光禄大夫、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建宁元年正月,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
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陵墓为“慎陵“,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
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
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
九月七日,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
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
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建宁二年三月,尊慎园贵人董氏为孝仁皇后。
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
建宁四年正月初三,刘宏行元服,大赦天下。七月,立宋氏为皇后。
熹平元年,太傅胡广逝世。朝议以杨赐、刘宽、张济三人教授刘宏。
同年,勃海王刘悝被中常侍王甫指使他人诬陷谋反,下狱自杀。
熹平六年,王甫联合太中大夫程阿构陷宋皇后以巫蛊诅咒刘宏,随即宋皇后被废,死于暴室。
刘宏执政期间,多为蛮族、妖道在偏远地区叛乱,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刘宏认为天下稳如泰山,便安心享乐,鲜问政事。
光和二年四月,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颎下狱而死。
十月,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都被下狱处死。
光和三年,刘宏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何皇后父亲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
母亲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门荣极一时。
光和七年,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天下八州太平道教徒揭竿而起,州郡失守,朝廷震动。
刘宏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及中常侍吕强的建议下,宣布解除党锢,组织政府军平定叛乱。
至年底,由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领的政府军剿灭各地黄巾军,刘宏为表天下安宁,于是改元中平。
但同时,凉州的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又起兵叛乱。
中平二年,刘宏先后派皇甫嵩、张温前往凉州平定叛乱,不但没有平定,反而让凉州叛军越发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