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破题后,便进入了承题、起讲、入手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如同探险者穿越重重迷雾,逐步接近真相。刘泽也踏入了这片未知的文字之海,开始了他的八百字长征。
他手持毛笔,犹如骑士挥舞利剑,洋洋洒洒地展开文字攻势。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是他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他在纸上留下的,不仅仅是墨水,更是他的心血与智慧。文章如流水般自然流淌,无需修饰,一气呵成,仿佛是神来之笔,令人赞叹不已。
科举考试为了防止作弊,有一项特殊规定:答题需做两份。一份在草稿纸上挥洒自如,一份在试卷上工工整整。刘泽先将答案在草稿纸上勾画出来,如同在沙盘上演练兵法,随后再将答案一丝不苟地誊抄到雪白的试卷上。他用规范的小楷字体,一笔一划,宛如雕刻家精心雕刻作品,尽显其认真与专注。
第二道题目是一道传统的四书题:“中庸君子志,登高望四方!”。这题目出自《中庸》,刘泽的脑海中早已浮现出正确答案的轮廓。他如同探险家发现了新大陆,迫不及待地开始答题,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倾泻于纸上。
“中庸君子志,登高望四方。
山巅云雾绕,心海浩无疆。
问道寻真理,求索路漫长。
步履不停歇,智慧照沧桑。
风来拂衣袂,月明照心堂。
俯仰天地间,悠然自得扬。”
第三道题目是五经题,这是一道考验记忆力的题目。五经中的某一段内容被摘录出来,考生需要将其余内容默写出来。对于刘泽来说,这简直是易如反掌。他凭借着平时的努力与积累,轻松应对这道题目,如同战士挥舞利刃,轻松斩断前方的障碍。
午时已至,阳光温暖地洒落在考场之上。考生们沐浴在阳光之中,身体暖洋洋的,紧张的心情也稍微缓解了一些。知县宁松阳看着时间差不多,便将最后一道考题写在纸上。书吏将纸糊在木牌上,两个衙差举着木牌在场地中巡回展示。
最后一个题目是试帖诗,题目是“山间春景图”。
科举的试帖诗如同谜语一般,需要考生通过题目中的一句诗或典故来推敲出题目的真正意图。刘泽看着这个题目,陷入了沉思。他如同侦探破案一般,在脑海中搜索着与这个题目相关的线索。
在描绘自然元素时,运用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增强诗句的画面感和表现力。同时,注意保持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使之既有古典之美,又不失现代之感。
宁知县出的这个题目还算良心,从字面上看,这个题目大概是要写某种景色。刘泽最初也以为是要写青松之类的植物,然而在脑海中搜索相关诗句时,刘泽恍然大悟,开始构思起自己的试帖诗来。他想象着新山水在阳光下的翠绿身姿,感受着它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笔下逐渐流淌出一首优美的诗篇。
显然,宁知县并非真的期望学子们描绘青松的傲骨,他的真正用意在于试炼众人的山水韵诗才。在这以八股文为主流的年代,诗词歌赋早已被边缘化,只在县试的舞台上偶尔绽放其光芒。可若遇上对诗文毫无兴趣的知县,即便试帖诗写得再妙笔生花,也恐难入其法眼,他们眼中只有那千篇一律的八股文。
然而,诗词歌赋虽在科举之路上的地位日渐式微,却仍是民间书生们心中的圣地。想那唐伯虎大才子,每与红颜把酒言欢,从不吝啬钱财,皆因他的诗词才情,足以让佳人倾倒,为之倾倒。
“山间春景图”,这便是今日的试帖题目。学子们需在“春景”二字之后,尽情挥洒关于山间的诗篇。这诗不仅需寓意深远,更要传递出对朝廷的敬仰与颂扬之情。
刘泽站在案前,一手紧握着衣襟,一手执着毛笔,心中并无半分惶恐。他没有照搬记忆中那些阿谀奉承的诗篇,而是凭借自己的才情,写下了另一首咏山水之作:
“流水绕山间,花香沁心田。鸟鸣声声脆,云雾绕峰巅。绿草茵茵生,青松挺且坚。风吹枝叶动,日照影斑斓。”
这样的诗才,恐怕在整个大月考场,也难得一见。
夜幕渐渐降临,考场数次开启辕门,让已完成试卷的学子离场。这便是所谓的“放排”。考试结束的时间并未明文规定,只待天色昏暗,考生们便可自行离去。因此,光东的学子们相较他处,多了些许从容与闲适。
未时三刻,第一次放排开始。刘泽便是此时交卷,成为最早离场的一批学子。然而,与他一同离场的,不过十余人而已。大多数考生仍坚守在考场之中,期盼着能在夜色降临前,为自己的试卷再添上几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