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整个计谋虽看似精巧,实则步步险招。(1 / 2)大秦:我是唯一仙首页

他微微有些感慨,又略感欣慰地扫视一圈众亲卫,他们中既有他的亲卫,也有公子扶苏的亲卫。

然而,无论是公子扶苏的亲卫,还是他的亲卫,都是他长城军中的勇猛战士,是生死与共的袍泽!

“可惜没有酒,不然定要与你们痛饮一番!”他颇为感慨地说道。

蒙喜也有些遗憾,蒙恬治军严谨,秦军军纪中虽未明确规定饮酒事项,但在蒙恬的军队中,一年仅允许饮一次酒,平日里私自饮酒都会受到鞭笞惩罚。

所以,大家身上都不会携带酒水。

这时,一名亲卫突然羞涩地开口:“上将军,末将有一壶酒!”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只听他尴尬地解释道:“只是酒太少,不够大家分饮。并且……没有下酒菜。”说着,他从腰后取出一个瘪瘪的皮囊。

蒙恬凝视着他,对方也毫不畏惧地回望着他,蒙恬突然放声大笑,“甚好!这样便足够了!何况,怎会没有下酒菜呢?”

说着,蒙恬接过皮囊,拔掉塞子在鼻尖闻了闻,“好酒啊!”

先秦时期的酒文化灿烂辉煌,那时的酒还称为醴,由粮食经过浅层发酵制成,酒精度较低,且含有大量杂质,类似于后世的甜酒,饮用时还需过滤。

秦国最初便是通过向周天子进贡包茅(滤酒用的茅草)发迹,到了秦代,已经开始采用酒曲发酵技术酿造,酒中杂质大大减少,变得清澈透明,酒字也因此诞生。

那位亲卫拿出的,正是上品美酒,名为白薄。

白薄乃秦酒中的代表品类,它是真正

割股侍君的故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如同《二十四孝》中的典范,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被视为侍奉君主的最高礼节,深入人心。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至卫国边境时,头须盗走了重耳的所有粮食,躲进了深山。

重耳陷入粮荒,难以维生,这时介子推果敢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以滋养重耳的生命力。

重耳后来成为威震天下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备受秦朝尊崇的贤明君主,而介子推也因此被誉为介子,因其“割股侍君”的事迹深受后世敬仰,逝后安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深感愧疚,将绵山更名为介山,并建立祠庙以示纪念。

这段故事发生在两位贤者之间,秦汉时期对此类行为尤为推崇,以至于出现了猎户杀害妻子、割肉款待曹操的事例。

尽管如此,割股侍君本质上仍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极高敬意表现,其根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的人殉仪式。

另外,在周代,血液被视为神圣之物,缔结盟约时需歃血为誓,即在唇边涂抹鲜血,象征盟约的神圣不可侵犯。

而身为国朝九卿、上将军的蒙恬,竟要向自己的亲卫行此大礼,令人难以置信。

秦时的等级观念极为严格,高位者对低位者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毫无平等可言。蒙恬虽无意挑战这套制度,但他认为,在生死关头,与其区分九卿与亲卫的身份,不如共同赴死。

他豪情满怀地道:“往昔你们这些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为我、为大秦抛洒热血,铁骨铮铮,从未玷污秦人勇士的英名!今日,我愿以我的血肉,为诸位壮行助威!”

众亲卫面露犹豫,一时难以接受。

蒙恬身为上将军,国家重臣,竟要割破自己的血脉以激励下属,实属罕见!

蒙喜率先打破沉寂,他放声大笑,抓起酒囊,眼神炽热如火,环视众人,充满豪情地说:“我曾听说,昔日齐国有两位勇士在路上偶遇,交谈甚欢,于是各自割下自身肉块佐酒。”

“酒尽之时,两位勇士亦随之去世。世人称他们愚蠢,但我对他们那份胆识和豪情深感钦佩,渴望效仿。如今有上将军的示范在前,我终于有机会实现愿望,做一个‘愚蠢’之人。”

蒙喜话音刚落,他也毫不犹豫地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鲜血汩汩流出,他将伤口靠近酒囊口,让血液流入其中,发出细微的声响。随后,他用战袍袖子紧紧绑住伤口,庄重地向蒙恬与其他亲卫行礼示意,然后猛地喝下一大口混有自己血液的酒!

鲜红的面色映衬下,不知是激动所致还是酒劲太烈,蒙喜满脸通红,大声赞叹:“痛快!”

“我在边疆征战多年,饮过无数敌人的鲜血,但从没想到今日竟能有幸品尝到华夏第一勇士的热血,其烈如火,一饮之下,犹如吞炭一般!”

蒙喜的话引发了众人的热烈响应,纷纷不再迟疑。

“原来如此神奇,快让我也饮一口,沾染上将军的虎胆!”

“上将军乃我大秦第一猛将,华夏第一勇士,其血怎能与匈奴之血相提并论?”"

“今日之后,上将军必将名垂青史,独闯卫尉军中军,英勇事迹必定传遍天下!”

“我们决不让上将军的热血白流!”

一阵阵豪言壮语此起彼伏,直至蒙喜再次振臂高呼,彻底点燃了众人的激情。

“你们说得对极了!”蒙喜一面抱拳向蒙恬致意,一面朝众人怒吼。

“上将军固然是勇士,我们亦是勇士!”

“真正的勇士敢于他人所不敢为!”

“或许世人不解我们此举,卫尉军,乃至李斯赵高等人,此刻正嘲笑我们的愚蠢!”

“可是,就算真是愚蠢,那又如何?”

“只要有上将军在,有公子扶苏在,有我在,更有你们在!我们并不孤单!”

所有人都心潮澎湃。

他们明知,攻打卫尉军,不论任何情况,都意味着死刑判决。

蒙恬必死无疑,其余百名亲卫即便能在战场上幸存,也将被剥夺贵族身份,沦为军奴,全家受累。

当然,最好的结局无疑是战死沙场,那样家族虽会被贬为平民,但也相对较好。

毕竟秦法虽严酷,对贵族仍有一定程度的优待,且对勇士极度崇尚。即使是小贵族,只要勇猛战死,甚至是犯错战死,都不会祸及家人。

然而无论如何,从他们跟随蒙恬冲向卫尉军大营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他们已是叛逆,已是举世皆敌!

齐国有两位勇士的故事,他们以血佐酒,看似愚蠢,却流传千古。齐国曾是春秋首霸,却因五公子争夺王位,导致国力衰败。

但得益于管仲推行的重商政策,齐国财富冠绝各诸侯国。

因此,当时的齐君认为,只要广纳勇士,凭借充足的资源,霸业唾手可得。

因此,齐国人普遍崇尚勇武,以勇猛为荣。

这两位齐国勇士的故事,被记录在《吕氏春秋》中,作为秦朝贵族,大家都熟知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