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长安下山,沿着开辟出来的蜿蜒山道一路往下,便是太平州的临河县了,萧素素原来发迹的地方,如今则是被温和的留守部队给占据着的。
这日,士兵们依旧在城门楼上站岗。
一个士兵不知道晚上干什么了,没有休息好,嘴巴张开,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不过,哈欠打到一半,他突然呆住了。
远方,那是什么?
乌压压地一片,铺天盖地,尘烟滚滚。
“敌袭、敌袭!”
他大声示警,士兵们纷纷跳了起来,准备作战,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冲啊!杀啊!”
喊杀声震天。
很快,他们就被攻破了城池,要么就被杀死,要么就成为俘虏,不到半个时辰,这城池就易主了。
兵力相差太大了,这是原因之一。
他们留守县城的兵力不过数千,而对方,绝对有几万了。
不过,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作为防守方来说,就算只有几千,依仗着城墙,就算要落败,也不至于只撑这么短的功夫。
历史上不乏依靠数千守兵,在十来万军队的围困下支撑数月的例子。
不是人数,那是因为对方携带了上墙的爬城梯?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就是爬城梯吗?
哪个打仗攻城不带这玩意儿的?
就算有爬城梯,也不可能所有的士兵都一下子就上来,城墙就这么长,爬城梯就那么多,同时上来的人数有限,而守城的人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大可以以一挡十、甚至挡百,不在话下。
兵力也好,战力也好,器械也好,这些当然都是原因,却不是最大的原因。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他们没有人!
太平州兵撤离时,不仅仅撤走了军队,他们把所有的百姓一起都给撤走了。
谁守不住的时候不是军队自己赶紧跑的啊?谁会带着百姓啊?百姓就算留在那里又怎么样?难道军队还会把百姓都杀了不成?人都杀了以后田谁来种,衣谁来做啊?军队吃什么穿什么?
顶多抢点粮食呗,顶多抢点东西呗,顶多抢点女人呗,顶多有些人家会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呗!惨是有点惨,但大多数人家还是能活下去的。
带着百姓干嘛呢?
庄稼还要人捯饬呢!
跑又跑不快,很快就会被敌军追上,到时候自己都保不住,百姓一样要遭殃。
还不如各自管各自的呢,说不定还都有一条活路。
太平州军撤离的时候,百姓都空了,显然是带着百姓们一起走的,他们本来还笑话呢。带着这么多累赘,他们要怎么逃?
可如今,换成了他们自己,却变成了,没有这些百姓,这城,他们要怎么守?
历史上一些以弱胜强的守城兵的确士兵只有数千,但这数千士兵身后,却不是空荡荡的城池,而是有着数万,十几万的百姓住在里头。
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他们也是可以付出一切的。
百姓们中的壮丁可以补充兵力,而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地为守城士兵提供物资:武器和食物。
百姓们熬热水、热油、拆房子送砖头、甚至没有东西可用的时候,房梁都拆了来,化做杀敌的利器。
而现在的临河县,只有数千的士兵,什么也没有。
杀一个,便少一个。
人员得不到补充,武器用完,也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无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