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琏登时哑口无言,过了好半晌,才悻悻的挣扎道。
“可他对咱们的态度,不似作伪...”
“你指的是刚刚那个倭国官员的态度?”
“当然不是装出来的。”
“干爹宫里的太监,都没他们这么...”
“会奉承人...”
斟酌片刻,季秋还是选择了一个比较委婉的说辞,旋即想起了另一件事。
“对了。”
“倭国有没有向宗主国进奉太监的传统?”
“要是没有的话,这次或者下次,大侄子你想办法给他加上。”
“让这群人净了身,去宫中当太监,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思虑片刻,刘琏立马觉得季秋的提议非常具有“诱惑力”,便忙不迭的点了点头。
“叔父,侄儿记住了。”
“嗯,再来说说那他们刚刚的态度...”
“那不是尊崇,更不是仰慕。”
季秋的神情渐渐严肃起来,一板一眼的对着刘琏继续说道。
“这是畏惧。”
“因为我们身后的大明,而产生的畏惧。”
“我观倭国,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
“不要因为他们对你一时的奉承,就觉得他们真如表现出来的那般,不要面皮,心甘情愿的要做我大明的附庸。”
“若是他们发现大明有一丝一毫衰弱的迹象,他们马上就会化作最凶恶的豺狼,尝试取大明而代之。”
“哪怕仅仅是一個可能,他们也会无视背后所蕴含的风险,悍然行之!”
“这个民族,从不缺少卑劣的赌性。”
“等着瞧吧!”
说到这,季秋冷冷一笑,直接下了断言。
“我估计,他们正在想方设法,搞清楚大明的国力。”
“只有弄明白这一点,他们才好决定对待我们的态度。”
“大侄儿。”
“你还有的忙呢!”
听着季秋这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刘琏不明觉厉的点了点头。
......
正如季秋所料想的那样。
五岛附近的倭国官员,立马就往朝中送去了大明使团到来的消息,询问应对之策。
消息送达,已是深夜。
闻讯,倭国南朝实际上的掌控者——怀良亲王,立马喊来了南朝当中举足轻重的两位大臣,打算商议一下此事。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围绕这个原则,大明朝堂之上,遍布各种派系。
倭国虽小,却也不能例外。
而倭国南朝的派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派是以梅川苦茶子为首的文臣派,主张和北朝进行政治上的沟通,通过和平手段,使倭国重新统一。
而另一派的领袖,则是刚坂日川。
瞧这个名字,就能知道,这老小子是个精力旺盛的主,属于是妥妥的“主战派”,他和他的派系,奉行以武力手段解决“南北朝”的问题。
两伙人围绕一个问题,但却截然相反的处理方式,在倭国的朝堂上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但一旦遇到要紧的情况,怀良亲王还是得把他俩召集过来,一起商议,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行。
“二位梁柱,瞧瞧这个。”
说着,怀良亲王就将手中的书信,推到了跪坐于他身前的二人面前。
俩加起来还没有三米高的干巴老头,立马对视一眼,随即围绕书信展开了悄无声息,但非常激烈的争抢。
最终,还是武将出身的刚坂日川,略胜一筹,得意洋洋的将书信夺过,细细观之。
片刻后,刚坂日川的脸上,突然露出无比激动的神情,不断挥舞着手中的书信,斩钉截铁道。
“亲王大人,让国家统一的日子到了!”
“并且这是最好的时机!”
“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请天兵帮我们解决北朝这个心腹大患!”
“如今北朝式微,若能取得天兵援助,必定能一战功成!”
“请亲王大人将全国军队,交到我手上!”
“我一定能凭借此战,统一国家!”
“不可!”
见刚坂日川三句话不离打仗,一旁的梅川苦茶子立马提高音量,激动的反驳道。
“说了多少次了,解决北朝问题,不要急于一时,更不能通过战争的手段!”
“他们的国祚本就无凭无据,贸然行之,岂不是给了他们做文章的机会。”
“呵呵。”
见梅川苦茶子还是老掉牙的陈词滥调,刚坂日川立刻不屑的冷哼道。
“妇人之见!”
“梅川大人还是抓紧回家绣花吧。”
“朝廷的大事,不适合让你这种人来处理!”
“你!”
见二人一言不合,便又争论开了。
一直冷眼旁观的怀良亲王,终于忍不住发作道。
“二位梁柱!”
“本王召你们过来,不是听你们二人吵架的!”
“是要与你们商议如何应对明朝使团的问题的!”
“你们两个再争论下去,明朝的使团就要抵达京都了!”
怀良亲王的声音,非常平静。
但语气之中,还是包含着任谁都能听出来的失望与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