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 / 2)穿越遇李白首页

(一)

唐大历五年,也就是公元770年,中国唐诗史上失去两位重要的诗人。

这一年,在由潭州去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59岁的“诗圣”杜甫孤独地去世了。

这一年,55岁的岑参在忧郁中死于蜀中的寓所。

就这样,两位伟大的诗人,在不知不觉中,匆匆走完了一生。

1952年出版的《杜甫传》对杜甫之死也有提及,说杜甫的一生是“悲剧的结局”。

但是关于杜甫之死,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消化不良而死。

《旧唐书》、《新唐书》本传都说,杜甫是因为吃了太多牛肉,饮了太多白酒而亡。

《旧唐书·杜甫传》:“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新唐书》记载更为详细:“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其时杜甫人在耒阳,遇见洪水,多日没有进食,后来县令以烤肉、白酒款待,大醉后当晚就逝世了。

根据史书的说法,杜甫很可能是因暴饮暴食导致消化不良而死。现代医学也认为,暴饮暴食酒肉是极易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的,重症者可致死亡。

第二种说法:病逝。

由于晚年的杜甫穷困潦倒,长期一个人独居在南方,加上那些年南方洪水泛滥,身体虚弱的杜甫,难免会患病在身。杜甫患病之后,又没有钱医治,自然而然,抱病而终。

第三种说法:饿死。

晚年的最后三年,杜甫常常是饱一顿饥一顿。770年的某一天,杜甫行船到耒阳的时候,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当时的县令派人送来酒肉,杜甫才得救。没想到杜甫吃了酒肉当晚就去世了,有人猜测,杜甫很有可能是饿死的,因为杜甫之前已经饿过头了,县令送来酒肉已经晚了。

第四种说法:淹死。

这种说法,源于古代的一篇诗文,叫做:《题杜子美坟》。在这篇诗文中,有人大胆猜想:“三贤,同归一水”!这个“三贤”,指的是:屈原、李白、杜甫。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太多人认可,不过在民间,还是广为流传的。

冯至生《杜甫传》最后一章,说杜甫接受聂县令送来的酒肉后,曾经写过一首诗感谢,但是水势不退无法前进,不能当面把这首诗交给聂县令,杜甫只好掉转船头,又回衡州北上。等到水落了,聂县令派人寻找杜甫,却再也找不到杜甫的踪迹,他以为杜甫必定是在水涨时被水淹死了。为了纪念这个诗人,县令海在耒阳县北不远的地方给他建立了一座空坟。

不管怎样,那个伟大的人离开了人世。但是,后世却永远记住了他。在我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他的诗作。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二)

杜甫的死,与大唐由盛转衰,似乎有着必然的关联。

本来,杜甫生活在开元盛世,应该不至于晚景凄凉。

诗圣的颠沛流离,和百姓的水深火热一样,都是拜安史之乱所赐。

唐玄宗李隆基主政伊始,改年号开元,以果断强悍的手腕,扫清了武则天去世后危机重重的政局,励精图治,开创了伟业。

唐玄宗的“上半场”是贤明君主的典范。他知人善任,连续任用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良相,一时间政治清明,国富民安,达到了大唐盛世的顶峰。

但令后世不胜唏嘘的是,“下半场”的唐玄宗就像换了个人,成了无道之君的典型。他任用李林甫、杨国忠这两个奸相,把国事都交给他们,自己沉迷在杨贵妃的温柔乡里。

不久,张九龄所言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不幸应验。

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中央王朝,发动了战乱。

这是一场地方军政势力是同中央王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也成为了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有人统计,现在的语文课本从小学到高中共选杜甫诗十五首,考察这些诗作的背景,会发现它们多数都写于安史之乱。确实,杜甫诗作不论从数量还是水平,都在安史之乱中达到了最高峰,可以说正是安史之乱成就了杜甫“诗史”、“诗圣”的地位。

都说“国家不幸诗家幸”,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杜甫则是幸也不幸。幸运的是,他的诗作升华于乱世;不幸的是,他因乱世曾成为叛军的阶下囚,又因乱世而过早离世。

杜甫生于开元前一年,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沐浴在真正的盛世中的。他出身文学世家,先祖是晋代儒将杜预,祖父是初唐的“文章四友”之一杜审言。少年躬逢盛世,家境又不错,那时的杜甫可不是后来我们熟知的忧愤沉郁的形象。初中课本所选的《望岳》,最能代表当时杜甫意气风发的心态。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当时杜甫二十五岁,之前曾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未中举。没中就没中吧,反正还年轻,这太平年景,机会多着呢,于是杜甫前往山东,在时任兖州司马的父亲那里住了好几年。后来,他又和朋友在河南、河北一带漫游,其中就有李白。这段日子,在杜甫的笔下形容为“裘马轻狂”。

即便是盛世,也不能总是“裘马轻狂”,当杜甫结束了壮游,打算循规蹈矩的走功名之路时,却赶上了盛世的下半场。

杜甫于天宝六载三十五岁时再赴长安应试,结果奸相李林甫一个都不录取,对唐玄宗说因为盛世治理的好,已经“野无遗贤”了。这下可苦了杜甫,进取之路被阻,他困守长安八年。

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开始还是难以接受,但此时他已年四十四,为生计不得不接受了这一所学无用的官职。

授官之后,杜甫回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谁知刚进家门,杜甫就听到妻子嚎啕的哭声、幼子饿死的噩耗:“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悲愤之下,结合回乡一路所见,杜甫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有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不曾想到,幼子饿死竟是安史之乱的“预警”。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爆发了。

(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是安史之乱中包括文人志士在内的每一个“黎元百姓”的最真实写照。

“渔阳鼙鼓动地来”,叛军声势浩大,兵锋甚劲,自河北一路南下,连续攻下汴州(开封)、洛阳,好在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挡住了史思明后援兵力,而封常清、高仙芝在潼关守住了长安的门户,安禄山的大军一时首尾难顾,形势十分有利于唐军。

但此时唐玄宗听信谗言,怪封、高只守不攻,竟将二人处死,替换的是已经告老还乡的名将哥舒翰。哥舒翰继续执行封、高坚守的策略,但玄宗严令出击,哥舒翰挥泪出关,结果被叛军打了一场歼灭战,唐军主力尽失,长安失守。

叛军“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