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问道:“主公可曾想过陛下将三将军派到庐江的用意?”
李宣一怔,微微摇了摇头。
荀攸继续道:“三将军被陛下故意派到南方,一来是将功补过,抵偿杀人之罪,更重要的是陛下想要留主公一个把柄在他手中。倘若此时主公请求陛下将三将军放回,那么,陛下手中失去了对主公的控制,便难免心生疑忌,到时朝廷对主公必然有所顾虑,那么主公在西域的行动便会面临各种羁绊,倘若三将军还在陛下手中,那么主公在西域就可以放手而为,陛下也不会加以限制的。”
李宣皱着眉头,起身跺着步,片刻之后,才释然道:“那好吧,就让翼德再委屈一段时间吧。”
一旁的赵云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终于在这一天的下午,飞鸽传书发往定并二州的各处,内容都是一样的,定并二州原有的安排基本不动,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特别是东北和雁门,要时刻提防外敌来袭,至于西征,此次李宣将率领吕布、太史慈、张郃三名将领,兵力则是吕布的五千武烈军、太史慈率领的五千白马义从,还有李宣的中军抽出一万人,其中有五千是斩马兵,这一万中军此次的主要任务便是防御和后勤保障。另外抽调了三万的民夫押运粮草。荀攸将作为此次的军师,随军出征。
荀攸如约对吕布进行了整治,其实看起来很简单,那便是吕布赶到定远后,李宣以不遵号令将吕布打了二十大板之后,便要赶回远东,吕布不怕挨打,可是怕不让出征,于是荀攸便利用了他的这个心理。当然,开始吕布也并没有把这当回事,以为赖着就可以,谁知李宣直接下令将吕布绑上囚车,要送回远东,吕布这才知道李宣是动真格的,这才急的认错、保证,李宣还不罢休,直到最后荀攸出面求情,这才答应。
这一下吕布对李宣那是相当畏惧,生怕再得罪这个主公,又把自己赶去放马,不让自己打仗。还有一个附加效果,那便是吕布对荀攸开始变得特别尊重,这是李宣和荀攸都没有想到的。
在一个夏日炎炎的早晨,大军出发了,由置鞬和作为向导,一路向西南进发,大军将在敦煌以北,定州与凉州的交界处,与凉州派出的大军回合,至于那边会派出多少兵马,目前还不得而知。
李宣看着这浩浩荡荡地五万大军,心中不禁心潮澎湃,终于要发兵西域了,他此次定要彻底平定那里,因为那里在李宣的整个战略计划中,地位太重要了,必须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刘备这段时间的心情很不好,随着夏季的到来,青州沿海出现了大量的海匪,这些人穿着奇异,而且语言怪异,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人残忍至极,常常在深夜闯入一个村寨,然后屠灭全村,一个不留,手段极其凶残。
刘备派出纪灵多次寻找这些人的下落,却是毫无头绪。
眼见着沿海地区人人自危,社会不安,刘备如何能够心情好。
纪灵最是郁闷,莫名其妙地跑来这么一伙人,打又打不到,赶又赶不走,为此他还挨了一直非常和善的刘备十几军根,屁股痛还在其次,可是这个丢脸啊,毕竟自己可是刘备麾下的第二号将领,却是连这么点毛贼也逮不到。
刘备倒是没有因此而责备他,而是派了另外一个年轻人,不到二十岁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校,来自琅琊的颜良。此人身高八尺有余,身高体壮,更皆熟读兵书,深谙战阵,对各种阵型的变化尤为纯熟,这一点要比纪灵的单靠个人勇武要胜一筹,而且武艺方面虽然二人没有过什么较量,但是颜良不见得要比纪灵差。
这颜良身为琅琊人为什么要来投刘备呢?一是因为刘备的名望很高,二是因为琅琊境内匪盗猖獗,而国相又无力约束,导致琅琊人民不聊生,许多百姓都投了附近的泰山郡,因为那里的郡丞是琅琊人,他对琅琊人还是很优待的。
可颜良不愿意去那里,因为兖州刺史是刘岱,只因为是汉室宗亲,才坐上这个位置,其他的一无是处,泰山郡也是因为几年前有那个琅琊人诸葛珪做了郡丞,才好一些,其他地方真是不敢恭维。
既然不愿意去泰山郡,那么他其实也就只能到青州了,好在刘备也算是慧眼识珠,一眼就看中了颜良,只是进山剿了几次匪,便将颜良提拔成校尉,这在颜良看来已经是不小的官了,手下带着一千号人,那阵势很是兴奋。
这一次也一样,刘备下令颜良率领麾下将士,到东莱郡剿灭海匪。
说起这海匪,其实颜良听说过,从前在琅琊,便听人说过,县里有时会有海匪出没,那些人服饰奇异,个子矮小,脑袋上顶着几个奇形怪状的发髻,光着脚,船也不是很大,却是可以在海浪里自由穿梭而不容易倾覆。
那些海匪说的不是人话,叽哩哇啦的,可是人却是很悍勇,长长在被刀劈中后依旧怪叫着冲锋。
这些人使用铁制刀具,纤小而锋利,坚固不输大汉配发的环首刀,只是在重量方面略逊一些。
当然这是颜良从前听说的,这些天下来,与零散的海匪战斗后,颜良发现这些人个子其实比起普通的汉人来也差不了多少,算不得很矮,不过战斗起来着实是凶悍。一个人面对十几个汉军依旧面不改色,嗷嗷叫着冲锋。
慢慢地,颜良发现,在这些人中都有一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人,这些人都服从这个人的命令,只要这个人让他们冲,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冲杀,不顾一切的冲,可是一但这个人被杀死,这些人更是会不要命的杀向那个凶手,即使是只剩最后一口气,也要为杀死凶手而战斗,这是怎么回事。
到底颜良能否找到这些海匪的来历,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