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吴三桂是汉奸,可又有谁知道这个汉奸心中真正所想?
其实有时候,吴三桂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每走一步,好像都是被动前行,他一直想弄清楚自己的意志所向到底是在何方?
可在分清道路之前,有一点是必需的,那就是活下去,不为大明,不为大清,不为民族,不为一切世人所追求的东西。
他只为自己而活!
心思一转,吴三桂不想他人看出端倪,话锋转到了当前的局势,说道:“现在唯一可虑的是,李定国会保着明主退往四川,四川有闯贼余部精锐不少,地势险要,又占据三峡天险,水师也颇有实力,日后平定四川可比云贵要困难的多。”
那个不断怂恿吴三桂进军的副将缓缓点头,脸上也逐渐显出几分凝重之色,李定国不停后退显然是为了保存实力,而大西军和闯军过去都属于流寇,根本不在意逃窜,他们过去的战斗方式就是不断的避实击虚,在运动中寻求歼敌的机会,和后世某个伟人的游击战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来不会考虑一城一地的得失。
现在清军以举国精锐侵攻滇、贵,后方留守的都是战斗力相当不可靠的地方部队,看起来李定国又要故伎重施,开始大范围的流动作战,李定国也非常善于这种战术,重兵集结在一起很难追上李定国的主力、若是分兵露出破绽又很容易被对方反咬一口。
那副将沉思许久,突然道:“大帅不必过虑,我们此次南下的主要目标乃是明主,李定国想要流动作战,明主可未必愿意,以明主懦弱的性格来看,他应该只想着远离我军,十有八九会继续南逃,从而与李定国分道扬镳。”
吴三桂心中一沉,却是不动声色道:“擎之说的有道理,本帅太过在意李定国了,忘了明主和李定国并不能相提并论。”
擎之是副将的字,他的名子叫做赵良栋,清军平定陕西时,赵良栋应募从军,隶属陕甘总督孟乔芳麾下,并署理潼关守备,后随征秦州、巩昌,击败叛将贺珍、武大定,升任宁夏水利屯田都司。顺治五年,清军平定米喇印、丁国栋起义,赵良栋作战有功,升任高台游击。
此次清军三路南下,赵良栋随经略洪承畴征讨云南、贵州,授督标中军副将。
在后世,史书关于赵良栋的评价很是不错,主要是因为在吴三桂造反后,赵良栋是平定云南的主要功臣之一,却不同于其他清军将领对云南民众大肆杀戮,赵良栋的所部人马军纪严明,几乎没有发生一起伤民劫财之事,为他赢得了极佳的风评。
可现在的赵良栋并不怎么良善,他能做到副将的职位,靠的是镇压反清势力换来的,手上沾满了同胞的鲜血,特别是他对闯军军属的残酷屠杀,更是抹不去的污点。
而吴三桂知道眼前的赵成栋,将成为他日后造反的最大对手之一,不知会有何感想?
赵良栋听吴三桂认可他的说法,心中不禁得意万分,表面上却还是恭恭敬敬的谦虚道:“大帅过奖,末将不过是一得之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