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在一旁听着他们两人的对话,心里想,这真是一对活宝。徽宗虽然说跟自己是知己,可是现在看来,跟蔡京的关系,似乎更胜一筹。皇上跟蔡京纯粹是心灵上的沟通,是魂灵的契合。除了绘画和书法是他们两个感情联系的红线之外,他们两个情感的真正默契也是少有的,这恰恰是杨光华不知道也没有想到的。由此杨光华又把徽宗与曾布、徽宗与蔡京的关系做了一番对比,他发现徽宗与曾布只是一种信任,一种好感,当然也有看重的因素,但远远达不到他跟蔡京的神交。于是他心里就有了一条清晰的线索,那就是:蔡京将会成为曾布的掘墓人。
说来也巧。蔡京呢,自从回到京城就一直在想着要跟杨光华联络联络感情。在蔡京去杭州之前,王诜请客的时候,他们曾经巧遇,一起吃过饭。之后蔡京又多次听说,特别是徽宗亲口说,杨光华向徽宗举荐过自己,力陈让自己回到朝廷的好处,所以蔡京很是感激杨光华。本来,在蔡京去杭州之前,从眼角都没有瞧起过这个小伙子,主要是觉得他太年轻,也觉得皇上赏识他,只不过就是因为他那篇奇文,完全是个机缘巧合,可现在来看,这个杨光华确实不简单,并且完全可以为自己所用,成为自己的同盟军。蔡京也知道,皇上对杨光华非常信任,并且两人的感情也是非常牢固,非常深厚。蔡京想,只要自己能把这个杨光华牢牢的拉住,那么他在朝廷的根基就能够真正的稳固下来。于是在蔡京要离开垂拱殿的时候,特意凑到杨光华耳边,悄悄问了一句:“杨秘书,下午下班之后,能不能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有事向你禀报。”
杨光华一听这话,忙说,“不敢不敢,蔡大人您可不能这么说。这样吧,下午我把皇上送回寝宫之后,立即就到你那儿。”
下午,下班时间一到,杨光华正要跟杨戬一道送徽宗回寝宫,就听徽宗说:“光华,你不是跟蔡京有个约会吗?去吧。杨戬送我就行了。”
杨光华一听,心里咯噔一声,原来上午他跟蔡京的话,徽宗都听到了。他跟徽宗相处这一年多时间里,感受最深的就是,徽宗对喜欢的人,会非常的体谅,也为对方想的非常周到。
此刻,杨光华既感激又高兴,说道:“谢皇上体谅。皇上为臣想的这么周到,臣不知道怎么感激皇上才好。”
徽宗说:“哪里话。你我不仅是君臣关系,还是知己。你别看我跟蔡京,还有王诜处得像亲兄弟一样,可真正从内心里能够成为我的知己,并且能为我解疑释惑,解除各种压力的,那还得是你呀。我不替你考虑,替谁考虑啊?快去吧。”
杨光华给徽宗行了个礼,就向翰林院走去。当他来到翰林院大门口的时候,门口的守卫大声喝问道:“站住!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杨光华止住脚步,只回了一声:“我乃皇上秘书”,这“书”字还没落地儿,就已经听到大院里边有人高声的喊着:“喂喂喂,不得无礼!快让杨大人进来!”
杨光华闻声一看,王诜跟蔡京正一起往大门口快步走来。后边还跟了两人。这时,守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杨光华就跨进了大门,边走边说,“蔡大人,王大人请留步,劳驾你们了。”
蔡京哈哈一笑,说,“哪里哪里,你能光临翰林院,是我们全尚书省的荣幸!你看,王大人也专门来恭候你。”
说着话,已经来到了蔡京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比宰相的办公室面积要小得多,写字台也比宰相的要略微小一个规格,这是按照皇宫的统一要求专门订做的。在蔡京的办公桌对面,沿墙根儿摆了十几把红木椅子,每一把椅子前面都有一张小型的茶几,是翰林们开会和研究问题时坐的。一进门儿,蔡京就把杨光华让到了最上手的一把椅子上,王诜紧挨着杨光华就坐下了。这时,蔡京的秘书,给杨光华和王诜每人敬上一杯热茶。
蔡京显得格外高兴,说,“哎呀,杨大人呐,我知道你送皇上去寝宫了,所以我跟王大人就在这里说话,哪想到你来得这么早?差点失礼了。皇上回寝宫了吗?”
杨光华说:“皇上没让我送,让我抓紧到您这里来,免得让您等。”
蔡京一拍巴掌说:“哎呀呀呀,看来皇上是听到咱们的约定了。皇上真是善解人意呀,总是为老夫着想,知足啊。”
王诜说,“蔡大人,你真行。也就你能有这样的资格,这是多大的荣光啊”。
杨光华端起茶水,佯装喝茶不再吭气,听着他们两人说话。这时王诜就说:“杨大秘,我可要抗议啦。”
杨光华一愣,放下茶杯,看着王诜,那意思是在问:你抗议什么?我惹到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