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百口莫辩(1 / 2)大宋一统:从拯救苏轼开始首页

面对直扑过来的嫂嫂陈氏,吴希看对方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不由自心中生出一股恶寒,连忙向后闪身躲去。

不比吴希的好脾气,郭迎在一旁看着事态发展渐趋严重,早就压抑不住情绪。

此时见陈氏跌跌撞撞向这边奔来,当即向侧前方迎了几步,待到陈氏近身时才不动声色地伸了伸脚,便使得陈氏一个重心不稳摔倒在地。

陈氏瞪着双眼回望过去,一副恶毒之色涌现在面部,不过其人像是突然想起了某人嘱咐,便又再次收束了情绪,只朝着吴希大吵大闹起来。

本就没休息好的吴希,此时不由被对方搞得心烦意乱,索性不再搭理这疯婆子。

片刻后还是转运副使王庭老出言阻止:“好了陈氏,且莫要闹,速将你的冤情说来。”

陈氏闻此渐渐收声,又转而面向几位官员方向道:“是,各位贵人容禀。前些时日我家郎君差人送来信件,言说不日将归......”

“陈氏,莫要胡言乱语,吴大哥外出经商多年没有音训,如何突然给你送来信件?”这里面别人不知道细情,但郭迎却是知道的,于是当即开言反驳道。

陈氏怨毒望来:“你知道甚么,我家郎君多年无有音训,乃是得了机会出海南洋行商去了。这些信中须都写的清清楚楚,哪里轮到你这个黄毛丫头插嘴了?”

苏轼一直在旁仔细听着,见机插话道:“那书信现在何处?”

陈氏哪里认得苏轼是谁,听到有人这么一问,便赶紧自怀中取出递给了对方。

“请贵人过目。”

苏轼接过书信,却是招手将吴希唤到了切近,这一举动却是惊到了王庭老。

“苏州判,你这是何意,公然包庇你这劣徒吗?”

苏轼难免有些恼怒:“我堂堂一州通判,须不会在两位监司官面前公然撕了这书信,劣徒不劣徒的,也并非是王运副您可以论断的,”

王庭老冷哼一声,没再答话。

苏轼接着对吴希问道:“可认得上面这笔迹吗?”

吴希心中难免暗暗发苦,自己哪里认得素未谋面的兄长的笔迹?

好在此时郭迎上前解了围,她端详片刻之后,与吴希对视一眼,还是抿着嘴帮吴希给出了答案:“仅从字迹上而言,的确十分相像,毕竟过了这么久了,我们怕也不知道吴大哥是不是改变了书写习惯。”

“什么十分相像,这分明就是!”不待苏轼再说什么,已经明白苏轼并非站在自己这边的陈氏,赶忙走上前来夺走了书信,死死护在了怀里。

“陈氏,你接着说。”王庭老自寻了个座位,翘着二郎腿老神在在地说道。

“是。我郎君信中说,大概也就是三月末四月初到家,可没想到......没想到......”话至此处,陈氏复又抽泣起来。

王庭老在旁叹了口气:“还是我来说吧。没想到他夫君吴大千辛万险回到家乡,却不料被贼人于昨日,趁着雨大风急,杀死在杭州城南十里亭了。尸首弃在亭外,头颅却不知所踪。”

听到此处,吴希脑海中闪过一丝灵感,急忙去看郭迎,见对方果然也是一副了然之色。

对上了,是了,都对上了。

昨日十里亭,吴希、郭迎两人曾在彼处躲雨,最后却诡异嗅到一阵腐臭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