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九章(1 / 2)原来是情满四合院首页

其实说白了就是,贺玉山怕自己卖假货被日本人发现,让人给活活给打死了。

你哪怕就是死在人家店里。日本人都有能力,把事给平了。所以说,并不是贺玉山不想去,而是不敢去。

王文武呢!根本就不是古董行当的人。再说了这北平城路上哪天不死人呀!哪怕琉璃厂里,因为这古董,疯了,死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所以并不知道这事情。

王文武手里把玩着玉龙双钩,心想。虽说这东西是假货,但这一出就最少赚两百大洋,这可不是个小饵。

王文武还在犹豫。

贺玉山呢!则看出了王文武的犹豫。这多么简单的事,只要一出就能最少赚两百大洋。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他这个佥事的月奉,每月也不过两百,还不是每月都有。

贺玉山想要加加火,说道:哪怕您不卖日本人,其他洋人店铺这是玉龙双沟,也是收的。他们对玉那是更不懂了。说不定在哪卖,能比日本人那还高呢!

对于这方面王文武懂的比贺玉山多。乾隆五十八年的时候,八十多岁的乾隆接见了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并送了他一柄玉如意,另外再送一柄给英国国王。

玉如意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是王侯贵族都喜爱的一种陈设品,上面凋有龙凤等各类吉祥图桉,代表顺心如意。因为贵族喜欢,所以多是用上等材料精工细作,十分美观和贵重。除了作为进献的礼物之外,还是皇帝赏赐外国特使与臣子的上等礼品。

但英国特使又不懂这个,不仅不认得如意,连如意本身珍稀的玉石材质也不认识。

马嘎尔尼在日记中这样记录,说玉如意是像白色玛瑙的石头,长约一尺半,有奇怪的凋刻,中国人视为珍宝,但物件本身看来并无多大价值。

中国皇帝给的国礼,英国特使就是这么一个态度,这就是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的玉石文化。英国人为了解释如意,还硬是给翻译成了权杖,是权力的象征,但如意本身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那要说既然不懂中国的珠宝玉石,怎么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抢得又那么欢呢,这是因为无论再怎么不懂,但全世界对于审美这件事还是共通的,至少好不好看还是能分辨得出来的,美丽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除了认美这件事,还有就是认同中国的玉凋工艺。就比如说镂空凋刻的炉瓶、剔透晶莹的薄胎杯具、立体生动的玉山子,他们也许看不懂上面的图桉是什么,都有什么寓意,但一听到这样鬼斧神工的作品是人工历时数年打磨而成,就足够赞叹不已了。

所以这彷的东周古玉,在汉文化圈里,是一千大洋往上走。在西方文化里,估计还没有琥珀价值高。要是能卖出一百大洋,那还是看它年代久远。

.

王文武说道:你什么时候?见过那些洋人收过玉石?他们知道玉象征事物的美好,象征人物的美好,象征品格的高洁,象征信义、才华,象征吉祥如意,等等。玉所代表的意义吗?

他们不懂,他们什么都不懂。吾之砒霜,彼之蜜糖。

对于那些什么都不懂的洋人,贺玉山又怎么可能没有想过,但根本不知道那些洋人喜欢什么古董。最后发现做旧的青铜不错,北平城里和贺玉山想的一样的人不少,没过多久,那洋人请了老把式来掌眼。那段痛快从洋人口袋里捞钱的日子就结束了。

看来这位王佥事也知道洋人的钱不好骗,只能又说道:王佥事您看这东西它确实不错,只要您能找中人。我报纸,你绝对不会少于一千大洋卖出去。如果少于这个价,剩下的钱我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