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仓廪实而知礼节(1 / 2)大汉昭烈帝首页

转眼之间,秋收结束了。

广阳周边的土地,由于第一农具厂在冬天就开始投产,新型农具的供应充足,今年的收成比起以往要高上三成不止,但这样的成绩,还是不能让刘备满意。

“还是要趁着农闲的时候兴修水利啊,那么多的田地还在看天吃饭,真是让人心急。”刘备将汇总了周边各县粮食亩产的公文看了又看,不禁叹息起来。

坐在一旁的段浩说道:“各种挖掘工具已经就位,等百姓歇息一段时间就可开工,我们今年的计划是开挖一百里水渠。”

段浩如今已经完全卸下了军人的身份,一门心思投入到民政方面,有他在幽州主持各项工程,刘备根本不用担心。

几人正说着话,卢植结束了今天的课程,从学院那边过来了,在他身后跟着的,正是被刘备视为当世萧何的徐邈。

“景山对农田之事有些疑惑,希望当面向刘使君请教,老夫便带他过来了。”见徐邈有些拘谨,卢植便笑着为他解释起来。

刘备也不废话,伸手将一沓公文递给这位小师弟,温声说道:“自己先看,看不懂的问我。”

徐邈是蓟城本地人,对周边田地情况颇有了解,他看了一阵,指着其中几份说道:“沿河之地水源充沛,又有翻车水车之便,田地产量普遍增加五成;然而那些贫瘠之地,单单是换了新农具,为何也能增产两三成?”

“谁说只是换了新农具?”刘备失笑起来,“齐民编户,将百姓分成一个个互助屯;设立集体粥舍,百姓劳作便无后顾之忧;以往每日两餐,现在每日三餐,人的气力也足。

除此之外,农具换成精铁制成,以往两个时辰的活,现在一个时辰能干完,然后百姓也没闲着,他们再用这一个时辰,或是帮助老弱之人耕作,或是平整道路、清理杂草。

现在幽州各地的农官大多是辽东调来,他们年富力强,干劲十足,对集体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了如指掌,并且善于从细节入手。

不要小看这一点一滴的改变,正是这些改变,使农民的生活条件、劳动条件得到改善,才能在自然环境没什么变化的情况下,硬生生提高了两三成产量。

等到明年有了水利设施,旱地变为水浇地,农民们更加熟悉新的劳作方式,产量还能上升三四成不止。

“若是有人偷奸耍滑,浑水摸鱼怎么办?”徐邈在赞叹之余,心中又生顾虑。

但凡集体劳动,就不可能出现绝对公平的情况,肯定是有人干得多,有人干得少,徐邈说的这种情况,在几千年的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

“管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景山,你对此有何见解?”刘备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提出一个问题。

对于管仲这句话,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见解,甚至有人打着他的旗号,喊出富人的道德天生高于穷人,这种混账的脑残理论。

徐邈自然不是混账、更不是脑残,他思索片刻之后,缓缓答道:“以我所见,管子的意思是说,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富足,便可宣之以教化。”

“不错,但还不够。”刘备摇了摇头,“以我为官数年的经验来看,德、礼就是大众遵循的规矩,任何人在这个规矩下获取了好处,他就会自发地遵循并维护之,对于破坏规矩的人或者行为,他会自发地去排斥,去制止,这就叫知礼节,知荣辱。”

这一下,除了徐邈听得入神,屋内众人也收起了看热闹的心思,认真地倾听起来,他们觉得刘备接下来还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