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打捞出来的青头(1 / 2)灵异档案全录首页

按照王胖子所说,当初这“龙鳞之族”远在海域边界,过得那是神仙一般的日子。闲来去海域捕捕鲨鱼、杀杀巨蚌,生活得有滋有味。

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本土内地的帝王势力扩张,大量的远征军船队开始占据了他们捕鱼的海域。由于生存环境日趋恶劣,龙鳞之族不得不受了朝庭的招安,称为“疍人”,专门司职在海中采珠,为皇帝的后宫补充大量的珍珠。

可因为古代统治阶级对“疍人”的盘剥太酷,加上疍人本身比较野蛮嗜血,天生一身反骨,无论是宰蚌屠鲸、抽龙筋剥鲛皮,还是入龙搏鼋鳌,向来都是恬不畏死,所以常常在被官府逼压过紧之时,便挺而走险杀官造反。一代一代下来,降了反,反了又降,毕竟他们人数不多,力量有限,所以也难成什么大事,官府也没有将其赶尽杀绝。

但是到了后来,随着龙鳞一族入水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身体受到了海水环境因素的影响,身上竟然逐渐开始进化出了一些鱼类的特征。比如说双耳后面长出鱼鳃、眼睛后面多了一层隔水的薄膜等等。这些都是海内鱼类的身体特征,到了他们身上,自然也使得他们在海中的能力越来越强。

但是那个年代是一个极为封建迷信的年代,他们身上这种异常的状况很快被当地官员禀告到了天子耳中。当朝皇帝认为这个种族是不详之物,于是发大军开始屠杀龙鳞一族。

最后这个神秘的海中古老民族,被官府剿杀得几尽绝迹,也逐渐彻底消失了,只有极个别族人逃到了远方,隐居了起来。但皇帝贵族还需要大量明珠,疍人从事的工作,于是都由沿海地区的贫苦渔民接替,慢慢形成了现在的“蛋民”。

蛋民的手艺和行规,都同古时疍人相近,基本上是照猫画虎,俗话说把式把式,全凭架式。蛋民采蛋顶多是照葫芦画瓢,掌个样子,不过古代疍人的绝活,他们大都没能学会,两者之高下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蛋民的生存环境依然残酷恶劣,常常在官兵的严密监视下,头上白刃危悬,不顾海底危险异常,被逼绑上石头沉入水中采蛋,基本上十采九死,也有蛋民不甘缴上以命换回的南珠,在水底以利刃刮蚌,吞珠入腹,暗中藏纳,但回到水面,一旦被识破,要立遭开膛破腹之厄,当场绑住四肢,剖开肚皮,从肠胃割到,搜肠刮肚后,再弃尸入海喂鱼。蛋民大多是活在最底层贫困无以为生的人,或是刑徒流放之辈,他们算死的再多,也没人皱一皱眉头。

听完王胖子所说的这些典故,我不禁开始为以前那些怒博磅海的海中之龙惋惜了起来。他们都是大自然的宠儿,天生一副搏水的好本事,但却因为古人迷信封建,而逐渐消失不见了。到了今天,我眼前的阿呆,估计已经是“龙鳞之族”最后仅有的血脉了。

但是尽管现在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阿呆却依旧不敢讲耳朵后面的异状暴露出来,只得用长长的头发将其掩盖,免得遭到社会上铺天盖地的舆论。

和我相反的是,阿呆听王胖子讲完这些典故之后,情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他从小漂泊在外,自然没有人和他讲述他本族的古老往事。现在的他,只当自己是一个普通人,靠着一身水性生活。不过这样也好,免得背负太多的情绪,反而活得不潇洒。

说完这些事情之后,王胖子又要求阿呆过几天陪我们一起出海去寻找蜃楼。说是有了他在,这一趟出海旅程十拿九稳了。

阿呆也没有拒绝,说到时候陪着一起去行。

我们说着说着,车速可是慢了下来,放眼一看,一个沿海的破旧村子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这个村子叫做“不落村”,原因是因为相传有一只凤凰,飞到这个地方盘旋在上空,村民都希望这只吉祥鸟能落下来,但凤凰却飞走了,于是村子被命名为“不落”。我们路过这个村子的村口时,看见了一块几个人高的大石碑,上面刻着这个故事。

不落村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它的民居,从半山腰一直建到海边,依山势,错落有致。远远看去,呈现出典型的青岛地区民居特点,造成了红瓦、绿树、蓝天、碧海的美丽景观。阿呆一边开车,一边笑着说春天的时候,加上樱桃花、杏花、桃花,村子在绿树、鲜花掩映之中,景色比现在还要优美。

随即,我们进入到了村子里面。里面的空气当中弥漫着一股无法形容的海详气息,山崖下的渔村幽碧深邃,没有车马喧嚣之声。村里还有一处世界罕见的天然奇观淡水湾,与大海一石之隔,水质却清冽甘甜,可为航海船只汲取充足的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