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开花馒头和养殖大业(2 / 2)塑晋首页

“是”

司马安想起自己前些日子吃过的那些个猪食,狠狠的给了梁胖子两脚。

梁胖子对这无妄之灾一脸的委屈,但又不敢说什么,毕竟他还想要靠着海船南渡。

“让你看看什么我蒸的馒头”

当司马安掀开笼盖的时候,热气腾腾中拳头大的馒头居然全部绽开,状似开花。

梁胖子揉了揉眼用手捏了一个放在手中,与死面馒头的那种质感不同的是这馒头入手酥软,手指抓着的地方还陷下去一个坑。

梁大元满脸的颓唐觉得自己要被抛弃了,毕竟除了做饭他没有任何其他能耐,也干不了苦力活,乱世不养闲人的道理他是懂得。

“还不滚过来,我只教你一遍”

“教我?”

梁大元确认了一下,这种可以蒸出开花馒头的手艺可以说是神乎其技也不夸张,像这种绝技向来从不外传只能教给自家人,以供后世子孙享用或者谋生。

“你要是不学我也不强迫”

“学,当然学”

梁大元连滚带爬的凑到司马安身边,态度要多卑微就多卑微。

除了蒸开花馒头以外,司马安又做了一锅疙瘩汤,除了味道提升了很多个档次外,无论是开花馒头还是疙瘩汤都掺了更多的水,用的面粉大幅度减少。

刘虎威和山上的那群悍匪吃着开花馒头喝着疙瘩汤,想起之前自己的吃过的那些猪食,刘虎威吴二牛又带着一群强盗痛扁了一顿梁大元。

司马安可以改良饮食方式减少面粉的用度,但是治标不治本,如何获取新的食物源才是关键,即便拥有超越现在两千年的也一时半会儿想不到合适的办法。

司马安苦思冥想之时,刘虎威五岁的儿子正趴在不远处的草地上,时而爬时而跑一个人玩的非常起劲。

走进一看,刘嵩居然在追一只兔子。

“刘嵩,你过来”

刘嵩抱着兔子直呼司马安的名号

“马小郎,你找我干什么”

“这兔子哪里抓的”

“后山有很多,二牛叔叔帮我抓到了一只让我玩”

之前一直找不到如何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但见到这些兔子以后简直是峰回路转,问题迎刃而解。

山阳白兔,目赤如朱,帝王有德,乃有兔现!

伏侯古今注里就有过对兔子的记载,只不过白兔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当做祥瑞养进献给皇帝。

这样的美食当做祥瑞简直是暴殄天物,这古今注后边两句司马安嗤之以鼻,但是他的脑中已经想到了解决粮食危机的办法。

陶朱公曾说过“欲速富,畜五牸(母畜),子息万计”

两千年后也有过类似的话,司马安在回村的时候见过那些喷在墙上的宣传语,要想富少养孩子多养猪。

话糙理不糙,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养殖业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牛羊之类的母畜一年只生一胎,就算是猪一年也只有两胎,而且养殖周期长石梁山上也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但刘嵩一下提醒了司马安,牛羊不行可以养兔子!

兔子繁殖周期短,一只兔子一个多月就能生一窝,一年下来可以繁衍到近两百只。

司马安一扫这几日的愁眉不展,甚至留下了口水,摸了摸刘嵩的小脑袋计上心头。

“兔兔辣么可爱,我们吃了它好不好”

刘嵩显然不上道,听到司马安要吃兔子不由得放声大哭,司马安也只能作罢欺负一个孩子可没有多少成就感。

没有多久,整个石梁山上的土匪们虽然有些怀疑兔子到底能不能吃,但还是都行动了起来漫山遍野抓兔子。

成绩也是斐然的,不到两天便抓到了四十多只。

诗经中也记载过,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只不过到了宋朝才成了一道葱泼兔的名菜在民间正式流传开。

司马安找到木匠吕良在造船之余,又修了五星级豪华套笼把这些贵客圈养起来。

当夜为了解决他们的疑惑,司马安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全兔宴,梁大元一旁观摩学习如何烹饪。

最简单的就是涂上泥以后扔进炉火里烤,稍微难一点的水煮后做成肉酱压成纤细的条状,名为兔纤,配上香酢(醋)味道鲜嫩。

最难的当然是兔头,配以水、酒、木兰、葱、豆豉调和味道,被司马安视为重头戏的兔头遭到了冷落,究其原因还是肉少。

司马安一个人品尝着兔头,味道不错,但同时也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从海外搞到辣椒!

兔宴即将结束的时候司马安站在兔笼前从地上捡起一颗兔屎,放在鼻尖闻了闻,倒不是有什么怪癖,而是在想要不要告诉这群土匪这东西也能吃,而且还是一种名叫望月砂的药材,可以治痔疮。

思来想去最后还是作罢了,毕竟这东西闻起来可以接受吃起来却有点牙碜。

全兔宴赢得了一致好评,以至于第二天一大早刘虎威的儿子刘嵩抓着可爱兔兔的耳朵站在司马安的门口。

所有的食物都经过了三阶段的变化,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而司马安的到来,让兔子直接从最初级的’能吃吗’一跃快进到了’怎么吃’的阶段。

自此石梁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养殖大业,养兔子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手段,每天割草喂水即可和杀人放火一样简单,而繁殖速度让这帮强盗们感动到哭。

刚刚一个月的时候,原本四十多只的兔子已经繁殖到了二百多只。

山上的流民和强盗每天端着碗都能从汤里捞上来一块半块的兔肉,不少人都感激涕零,不管哪个朝代即便是盛世百姓的碗里都不一定有肉。

味道差了这些人可以骂该死的梁胖子偷工减料,若是谁敢骂小郎那绝对会被唾沫淹死。

这些被掳掠上山原本满腔忿怒的流民,现在哪怕让他们走都一定不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