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顶上村的困惑(1 / 2)带个陶罐去扶贫首页

第七十九章顶上村的困惑

组织考察过后,还需要公示期,孟宪友与林树森一时还到不了任。

郑畏与王浩继续调研辖区村庄,因为牵挂扶贫任务最重的顶上村,与姜清法电话联系后,直接去子顶上村。

村支书邹玉珠是姜清法的连襟,姜清法铁了心地跟着郑畏起干。

在郑畏从他们村离开时,就约定陪着两位领导去顶上村。

他到顶上村,骑着两轮摩托车,走小路很快就到了。

郑畏与王浩乘坐着猎豹,一路颠簸,好不容易才到村子的涝洼地。

剩下的路,需要步行,或者用摩托车载着上去。

越野车因路窄,没法上。

郑畏见到姜清法,他已经把他连襟邹玉珠接下来等着了。

互相介绍过,郑畏提议步行进村,沿途了解一下村子的情况。

邹玉珠是个清瘦的中年人,脚穿罕见的千层底布鞋,身上的衣服,也是家做的老样式。

看上去,挺有气质。如隐居山里的修行人。

郑畏跟邹玉珠握手时,发现他的手绵软,不像是干农活的。

姜清法看出郑畏眼里的疑问,凑向前去,指着邹玉珠说:

“他是村里的大夫,原来兼着村会计,后来没有人当村支书,才让他一会兼着了。”

说完,姜清法还一脸的得意。

“还不是你跟镇党委领导出的馊主意,赶鸭子上架吧。”

邹玉珠说完,才觉得说自己不合适,略为冏了一下。

“当大夫,也是祖传的中医。会计才是我最擅长的行当。”

邹玉珠人显得厚道实诚,说话也透露出这一点。

郑畏看看姜清法,又瞅瞅邹玉珠,感觉这连襟俩风格不对调。

一文一武,感情看起来还比较融洽。

姜清法热心肠,重情重义的。

邹玉珠显得就谨慎很多,说话实在,却也透着些仔细。

郑畏边走,边随口问邹玉珠村里的情况。

“村里只有八十一户人家,目前在家的人口仅有六十二人,其余人口都在外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回来。”

邹玉珠每说一句话,都会看看郑畏的眼神,生怕说错了什么。

“当然,在家的都是年老体弱的,还有七位长年生病的。”

邹玉珠当着大夫,对村里的病号了解最清楚。

估计那些老弱,他也门清。

“人均土地六点五分,山村地十三亩。”

“地少,人也少,都不愿种地,在山里采些草药和野果什么的,换钱也比种地强。”

邹玉珠如数家珍,还屈指进行计算。

“人均年收入八千六百元,主要靠打工挣钱。没有壮劳力的户,人均年收入二千零八十元。”

郑畏听着,看到很多能种庄稼的坡地全栽着杨树。

涝洼地里,也有不少人栽着杨树。

“种地靠天吃饭,外出打工的不想费事,留在家里的又干不动农活。坡地大部分抛荒,种上杨树过上四五年,还能换些整钱。”

“地里种的,都是种五谷杂粮,打够家里人吃的粮食,就很好了。”

到了村里的平地上,郑畏发现有些零星菜地,也有些散养的猪羊和鸡鸭。

自给自足的村庄,基本都是这样。

村里的房屋一色的石砌草屋,屋顶的草厚厚的,都很长。

“他们苫屋顶的草,是当地独有的一种油草,不易腐烂,还保暖。这种屋子,住起来,冬暖夏凉。”

姜清法察言观色,唯郑畏马首是瞻,看到郑畏注视草屋,就赶紧跟上解释。

“哦,原来这屋还有这种优势,石头都錾得方方正正的,门窗都很讲究,看上去很美啊。”

郑畏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种古朴有味道的旧屋,正如郑哲达喜欢旧石屋一样。

如果改造一下,也是极好的民宿地。

站在顶上村的平地上,四下瞭望,视野非常开阔,比起殷家涧的平台来,具有另一种风情。

桃花源,外加田园风。

郑畏从美术的视角看,极有写一价值,这种民居,年代很久远了。

人世的烟火气,把旧石屋熏染得透出一层类似包浆的东西,茵茵浮动。

看到石屋,就看到历史。

当年顶上村的祖辈们,修建石屋,可谓倾尽聪明才智,用尽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