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新星殒落
1胜而骄,盛而衰
东兴之战诸葛恪凯旋而归,达到了他事业的辉煌。
吴国朝野人心振奋,孙亮令百官与民众举行隆重的迎候仪式,在一片锣鼓喧天、欢呼不断的热闹中,将国家的大英雄、大功臣迎进国都。
诸葛恪骑在马上笑容可掬,双手抱拳四下里答礼,心里的骄傲与喜悦,无法言表。
是啊,他怎能不自豪、不得意?对魏战争中,除了赤壁之战与石亭之战外,东吳少有胜绩,倒是败仗居多。
大皇帝多次兴师动众亲自伐魏,而且国家正处鼎盛时期,将不可谓不勇,兵不可谓不精,然而往往乘兴而去,扫兴而归,鲜有值得庆贺的胜利,反而招致合肥大败,万乘之主,几乎遭张辽的毒手。
杰出元戎陆逊大胜蜀汉几仗,却也没有对魏军的骄人战绩。
如今诸葛恪以4万胜7万,一战而令天下刮目相看,其功勋、其魄力,比之当年周公瑾也不遑多让了!
诸葛恪亲自提着韩综的首级,在孙亮和大臣们的陪伴下,去往太庙献祭于孙权的神位前,口中祷告:
“韩贼作恶多端,殊为陛下气恨,多次嘱臣必须除此恶贼。今仰陛下在天之灵大发神威,叛贼枭首,贼魏胆寒,臣幸不辱命!伏惟陛下神灵庇佑吳国,永盛永昌。”
孙亮经孙峻等辅臣酝酿,晋封诸葛恪为阳都县侯。加封丞相,兼荆州、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
官已无可再加,复赐黄金100斤,良马200匹,缯、布各1万疋。
立首功的丁奉升迁为灭寇将军,加封都乡侯。
诸葛恪踌躇满志,感觉举目所见,官兵、百姓望向自己的目光里都充满了崇拜与尊敬。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的脑子里忽然泛起曹操的这两句诗。
“曹阿瞞尚且到老进取心不止,吾正当壮年,岂能自满自足,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东兴之捷不过是小试牛刀,吾之大才尚未淋漓尽致的发挥,吾不但要破敌于国门之畔,而且当如叔父诸葛亮一样,大举北伐,将战火烧到魏国境内,建立更加辉煌的战绩。
“到那时超父迈叔,荣耀诸葛氏开疆拓土,显名千秋史!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放眼天下,谁与吾俦?……”
诸葛恪在自家的书房里,独自踱步思潮起伏,一会儿慷慨激昂、兴奋莫名,一会儿又握拳击掌、仰天长叹……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他独自制定了大举北伐淮南的计划。
但他在朝堂上一公布,却没有一个人拥护。
中散大夫蒋延反对最力:
“兵者凶危,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皇上年幼,功臣宿将相继离世,实力大不如先帝在时。屡次出兵,士卒疲惫非常,百姓不堪重负,丞相切不可违天时,逆民意而行啊!”
诸葛恪大怒,命禁军将他强行撵了出去。
面对群臣众口一词的谏言,诸葛恪懒得一一辩驳,回家后便挥动生花妙笔,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千字长文,令幕僚抄送多份,作为公开信,让众大臣传阅。
他晓喻百官: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今正是伐魏的好时机,因为司马懿杀王凌,自己也随之殒命,魏国连续内乱,已乏能臣良帅。司马师年轻,不足以服众,将士不用命。东兴之战,魏军不堪一击便是明证。
“国家要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样浅显的道理谁不知道?然而虎狼窥伺于侧,安能享太平之福?闭门求安,这是忘大难而施小恩惠的浅见,明智者不取。
“我近日又阅家叔诸葛丞相的出师表,深深感动,愿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忠,即使身死,诸君也当知我之忧,谅我之心,以启后人之思……”
文武官员们明知诸葛恪有些自以为是,不切实际,大打感情牌的同时又带着强词夺理,但他是执政第一人,决心已下,劝也无用。为明哲保身计,还是听之任之吧。
只有丹阳太守聂友,还做最后一次努力。
这个人年轻时做县吏,曾护送流放的虞翻出豫章,因出言不凡,被虞翻推荐给太守谢斐,顶了别人的位置,任为郡功曹。后来派往建业,与诸葛克恪谈得投机,成了好友。
他很担心诸葛恪失去众望,就写信劝他不要轻率而动,应该等待敌国有败相显露的时机来到。
诸葛恪客气的拒绝了,还让他仔细读读自己的论文。
253年3月,踞东兴之战回军不过月余,诸葛恪又组织起六、七万大军,号称20万,大举向淮南进犯。
并且派司马李衡去蜀汉国,劝说姜维联合攻魏。姜维同意在西线出兵,配合行动,诸葛恪十分高兴,信心更足了。
却说东兴之战对魏国的军心打击还是相当大的,司马师心中不安,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刚执政就碰到了强硬对手。
他的右眼下早年长了个不起眼的小肉瘤,这两天恼急上火,这瘤竟大了许多,有葡萄大小,挂在脸上又难看又难受,他却无心顾及。
这日,群臣在朝堂议事,忽有军报到:诸葛恪亲率大军大举进攻!
司马师一急,感觉肉瘤隐隐胀痛,顶的有些张不开眼。愤怒的捶案道:笔趣阁书吧shub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