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秦人首领秦仲风尘仆仆,从封地赶来觐见周王静。
周王静大喜,敕封秦仲为西陲大夫,领秦地大小之事。
所谓西陲大夫,其实并不属于朝廷序列的大夫职衔,而是赏赐给附庸国君的荣誉封号,以示鼓励。
“秦大夫,西域之边防大事,多亏汝祖孙数代人之勤恳,还望再接再厉、不负余一人之厚望!”周王静不忘嘱咐两句。
“禀天子,西戎一日不除,鄙臣一日不敢将歇怠慢!”秦仲拜倒,他年近五旬,仍是一副尚武精神,器宇轩昂。
“平身!”周王静壮其骁勇与忠心,接着对他身边的青年将领起了兴趣,问道,“这位小将魁梧挺拔,敢问是西陲大夫何人?”
秦仲作礼道:“此乃鄙臣之长子秦其,年二十有五。”
“壮哉!秦人有如此父子虎将为君,怪不得西戎不得进逼半步。”
“天子谬赞。”
“外诸侯来朝,向来留世子守国,不知秦大夫为何携长子前来?”周王静略有疑惑。
在当时,诸侯国君和其继承人一般都是分头行动,以避免内外有变故,被一网打尽、断绝法统,如此看,秦仲此行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禀天子,西戎如狼,鄙邑处于众狼之口,凶险至极、朝不保夕。鄙臣随时准备同西戎贼人玉石俱焚,唯此犬子有勇有谋,倍胜于鄙臣,故此行带他面君,权当托付于天子。”
秦仲说得很诚恳,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情,让在场君臣侧目。
周王静大加赞赏,以其为群臣与诸侯表率,设宴款待。
宴席之间,周王静同秦仲言及太保召公虎即将帅师西征之事,秦仲感激涕零,畅饮不表。
次日一早,秦仲便携世子前来向天子辞行。恰此时,西面狼烟大起,快马来报西戎渠帅答达率领西戎数万大军犯边,前锋已至陇山,进逼秦人地界。
秦仲不敢怠慢,赶忙带领亲兵,日夜兼程赶回封地。
事不宜迟,召公虎也主动请缨,将出兵计划提前。
下了朝,召公虎直奔军营,命南仲、师寰即刻点起西六师,并调拨兮吉甫、仲山甫、方兴入营,此布衣五大夫皆随大军出征。
由于大司马程伯休父病重,便留其二子程仲辛、程仲庚率虎贲卫士,留在镐京戍卫。
公元前825年,周王静三年,秋八月。
天明后,西六师在召公虎的亲率下,在太庙告祭、振旅,辞别周天子并一众公卿,开拔离京。
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因为连年干旱,今年并没有秋收要务,且在仲山甫的运筹下粮饷充裕,所以将士们皆摩拳擦掌,士气旺盛。
在南仲的安排下,西六师又在城郊补充了两个师的野人和奴役入伍,充当徒兵。一时间,周王师的规模达到了近两万之众。
路上,召公虎不忘政事,邀来仲山甫同乘,与之磋商下一步经济改革之计策。
与此同时,兮吉甫也找到了老朋友方兴同乘,和他大谈特谈西秦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