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帝国建国初期走的是唐朝路线,是不修长城的,因为那个时候军力强盛,尤其是河套、云中、关外、呼延河西走廊,都在岐帝国控制之下,有极为广大的草原作为养马的马场。
当时北方忽喇尚未崛起,游牧各部处于一盘散撒状态,人口并不多,不足以对岐帝国产生军事上的威胁,相反岐帝国以强大的国力追着吊打他们。
因此开国近两百年时间,岐帝国未曾修过长城。
从战略角度而言,不修长城能节省大笔的财政开支,让民力修生养息,迅速繁衍,从而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人力。如能将其转化为国防力量,对外进行扩张,进攻往往是最好的防御。
但两百多年前忽喇崛起后,岐帝国患上更年期综合征,国力有些下滑,南北大打出手几十年,虽然最终是压服了忽喇,岐帝国也差点为此破产。
同时由于国力和领土的过度消耗和扩张,攻取西域、天山两地后财政上的投入,进一步加速了国力的消耗,岐帝国的战略最终由对外扩张,转入全面守势。
这个时候就凸显出长城的重要性。
长城这个设施,很多人都说是防御武器,其实恰恰相反,秦始皇修长城,蒙恬拒匈奴于长城塞外数百里,恰恰是以长城为前进基地,保障了关内的生产安全,为大军提供源源不绝的军事给养。
汉朝以长城为根基,出塞吊打匈奴数千里,将之几乎赶尽杀绝,一口气赶到了一万公里外的东罗马家门口。
唐朝不修长城,疆域却达中国汉政权之巅峰。
然后看宋朝,宋朝丢了燕云十六州,丢了云中,丢了河西走廊,就只能修长城,勉强维持河套南方的草场,尚且还能养马,武装一些骑兵。
明朝后期丢了河套、河西走廊,土木堡一战差点给攻入关内,丢了辽宁长城,直接被怼在山海关外憋死。
可见长城作为大后方,是对外扩张的前进基地,保障了大后方的农业生产安全,保证了人口的繁育和政治稳定。
长城将农耕文明下,所能耕种的优质平原尽数纳入了长城之内,让游牧民族丧失了南下放牧,威胁家门口的前进基地。
同时农业帝国将草原变平原,平原变成耕地,源源不断生产粮食,便利了前线的驻屯和对外军事活动。
因此历史上的长城都把平原框进来,将能够纳入中原版图的可耕种平原纳入帝国的范围。
相反,如果丧失了关内平原,其后果就是宋、明两朝被活活憋死在关内,苦练“上乘官场内家功法”,自己把坑死。
中国最北端的长城,位于今外蒙古境内,最西段的长城一直修到了新疆,最东端的长城位于黑龙江、吉林境内,几乎将过去两千年多年中,四百毫米降水线曾经光顾过的可耕种的平原,尽数纳入了中原王朝版图之内。
由于地球气候的极端变化,四百毫米降水线的南移,当这些北方可耕种土地变成无法耕种,只能放牧时,无疑会加重农耕帝国的财政负担。
尤其是放牧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人口增加缓慢,在粮食减少的初期,将造成北方大范围的人口生育放缓和锐减。
人口的锐减,地方游牧民族的崛起,又填补了势力真空,最后被鸠占鹊巢,中原王朝就此丧失了部分北方长城内的草原和耕地,给日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当帝国由盛转衰,长城防火墙的功能日益凸显,暂时将游牧民族挡在长城之外,为腾挪战略空间,争取了喘息时间,保障了内地的暂时安全。
如西汉朝憋在长城内,韬光养晦七十年,修炼上乘武功秘籍,反杀匈奴的成功案例。再如北宋、明朝怼在长城下,苦练上乘官场内家功法,活活把自己折腾死的也有。
关键仍在于帝国的内部,以及君主的意志和决心。
现如今岐帝国步入晚期,屋漏偏逢连夜雨,国力日衰,公孙芸惠刚刚腾出手来,有余力整顿财政,要在修长城与治内伤之间做出选择,压力非比寻常。
沉寂了足有两刻钟,公孙芸惠缓缓说:
“工部的意见呢?”
“启禀陛下,臣建议立即修缮西辽长城,同时巡查各处,对损毁长城加以修缮。”
“眼下国库空虚,西辽人丁不旺,修长城势必靡费国力徒增民怨,依朕看,长城暂缓修缮,着令各地边关详查境内长城,损毁处即刻报于朝廷,待日后再修。”
这时范勇说道:
“陛下,肃汝收服北胡、北狄之后,羽翼日渐丰满,雾凇关长城塌毁不修,势必被其视为我朝已外强中干。长此以往,必被其所趁,还望陛下慎重。”
“既然范尚书要修,那就修,此事就由兵部与户部商议,若户部无异议,报于朕便是。”
“这……”范勇哑口无言,说来说去还是钱。
见范勇不语,女帝果断冷下了脸说:
“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待范勇、林毅贤离去,欧阳羽接着刚才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