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通过埋在地下的通信光缆实时显示在哈巴罗夫斯克军委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光头科涅夫和施特恩等指挥员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细致到了极点的实景地图,随着构图工作的进行,展示在他们眼前的画面也越来越详细,已经精确到了山头上的一个对空观察哨所,再高分辨率的相机不是没有,而是弄来的话太麻烦,刘开放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在他看来这种精度的高空侦察加上游击队的渗透就足够了。
“新增一处重机枪阵地,一处37速射炮阵地,两个掩蔽部,看样子敌人也在加强防御。”科涅夫看着新标出来的红色单位,露出一个思索的表情。
施特恩的汉语比他要强一些,指着一个师级单位说道:“远东情报局传来的内线消息,敌人大本营通过了补充兵员的计划,关东军的所有师团都会补充到战时编制,一个师团25000人左右,包括高丽军,其中第7、第4和第104师团已经补充完毕,其余的各个师团也陆陆续续会在月底前完成,从编制上看,敌人的总数会比我们预计的增加30。”
“时间拖得越久,我们的敌人就会越多,可是莫斯科严令远东地区不能越过边境,我们也只能等待。”
两人都有几分无奈,做为待罪份子,他们无法直接与莫斯科通话,更不可能飞过去,于是目前出现出一个奇怪的现象,外蒙古境内打得热火朝天,近在咫尺的远东却无法做出呼应,由于隔得太远,他们无法实时了解战斗的实情,因为新组建的第67集团军直接归莫斯科领导。
因此他们得到的战报往往会晚上一些,最新的消息是敌人的攻势在乌兰巴托城下被扼制,日军又调动了一些部队前往增援,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敌人才会大举加强关东军的编制,补充了更多的兵源吧。
两人一边交换看法,一边看着慢慢变得精细起来的地图,十多个参谋负责整个指挥中心的运作,从下属各个单位过来的消息进入系统之后都会由他们进一步甄别,以防出现错误的情况,百万大军的调度仅仅靠着十几个人就能应付自如,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事,更不必说还能得到如此细致入微的敌情。
除了驻滨海的突击第一集团军,驻伯力的突击第二集团军和驻赤塔的突击第三集团军也在每天做着相同的测绘,经过大半年的培训,远东已经建立起一支以女兵为主的电子技术队伍,她们或是在地面指挥部担任导航员,或是在各个集团军司令部担任通讯参谋,新组建的无人机部队也是从其中选出的佼佼者组成,与载人侦察机相比,无人机的特点是出勤率高,滞空时间长,不容易出错,即使遇上敌机,也能早早地做出反应,就算被敌人的对空观察哨发现,没等战斗机升空,人家就早早地离开了,刚开始,敌机还会尽职尽责地赶到现场,连续扑了好几次空之后,出动率就越来越低了,今天这一次干脆听之任之,从鹰眼一号出发到回收,都没有遇到任何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