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老爹的早餐时刻(1 / 2)战国抢食记首页

躲在远处树林里的一队人马,没有选择冲出去增援,领头的大汉心有余悸地低声下令:“走!”干脆地一转身,整支队伍悄悄撤走了。

他们离开后没多久,丘陵上的敌人都被消灭完毕,趁乱溜走十来个,原生没下令追击,他们尚有任务在身,不会为了几个漏网之鱼耗费精力,排长站在丘陵的高处,看着下面遍地死尸,敌人最初受到□□的攻击,失去了战斗力,再被□□射杀时几乎没有还击,少数躲过几轮□□的人,也被战士冲上丘陵近战砍死,无论是□□箭,还是大陌刀的击杀,都是一次正中要害,看得出来下手毫不拖泥带水,这一路上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战斗,如此才磨炼出一支铁血战军。

排长感叹完,不忘安顿原生:“副营长,小主说,用过□□的地方一定要用火烧一次,避免留下□□的残渣。”

原生大约明白这么做的原因,以防□□的残渣被敌人摸去仿制,确实苏青戈怕别人仿制出来,不过不是担心敌人有能力用残渣研究出此为何物,而是担心马饽的孢子在当地传播开,一旦那一片施过“毒气”的地方来年生长出马饽,被有心人发现就不大美妙了。

战士们将敌人的尸首都堆到一起,砍回大量干柴,将整片丘陵地的荒草都烧了一遍,顺便引着尸体,战士们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一个个漠然收拾好行装,整备武器和箭囊,上马,伴着身后的熊熊烈火重新启程,再有十天就能到家了,或许赶快一些用不了十天,越接近姑臧,归家的心情就越加期待。

这一日,苏青戈早早起床,先是打了一套太极拳,出了一身汗后,喝了一杯温开水,活动活动四肢关节,就开始绕着山庄的一条小路跑步,一直跑到后山的果林绕一圈再跑回来,他估算全程大约有三公里,回到小院,喝一杯淡盐水补充跑步流失的水分,再打一套军体拳,练两刻钟□□,这时天色刚刚泛亮。

这套锻炼程序也是最近身体慢慢调养过来之后,他给自己设计的,过去的那个苏青戈显然很少锻炼身体,身体底子也不大好,以前虽然也没挨过饿,但是饮食结构相对单一,营养缺失的比较严重。他刚穿来那会儿吧,想锻炼也是心有力而余不足,略微跑一会儿就气喘的很,感觉心脏负荷很重,他判断可能是因为魂魄归位后,这具身体还处于“磨合”阶段,所以每日先把营养补全了,慢慢把身体调养过来,待这段时间感觉可以了,就把锻炼计划启动了,他上一世就有日日锻炼的习惯,时间再忙,至少也要跑半个小时步,打一套太极拳。

太极拳是小时候跟着庙里收养他的老和尚学的,是正宗陈氏太极拳,他去孤儿院之前,是在终南山的一座小庙里长大,据他的师傅说,捡到他的时候他还是个刚满月的小崽子,那天正是除夕夜,小小的苏青戈被包的严严实实,装在一个篮子里,篮子上面还盖了一块小毯子,就放在庙门口,师傅的大弟子听到夜里拍门,出去开门只见篮子不见大人,把篮子拿回来,看着一丁点大的小人,怪让人心疼的,师傅后来一直把他带在身边照顾,白天跟着师傅吃斋念经,晚上搂着他一起睡,没两年师傅的大弟子还俗走了,庙里就剩他们爷俩。

其实师傅就那一个弟子,没见过还有其他弟子,也许以前有,毕竟老和尚活了一大把年纪了,年轻的时候兴许也收过弟子,师傅不说,他也从未问过,两个人生活也不错。他七岁那年,师傅寿终正寝,九十八岁老寿星走的时候很安详,大概唯一遗憾的一点,只他一个人送,后来庙被当地旅游局接管,他才被送到了孤儿院。

有时候他想不通,当年他那不知是父亲还是母亲遗弃他时,为什么还要把名字放在篮子里,难道还想着有一天方便把他找回去?他一度曾经很想改名,后来不知为什么还是没狠下心来,未曾想到,这个名字却能喝2500年前的这个人重合,应该说这时命运的巧合,亦或是必然的轨迹,无从知晓。

新来的侍僮早就给他预备好热水,去浴室冲完澡,换了干净衣服出来,然后去隔壁老爹的院子用早饭。老爹的院子开饭时间很准时,其实老爹是按照他的习惯定的,原本老爹每日只吃两餐,古代一直是一日两餐,大约近代才改为一日三餐的,古人是按照太阳行进的方位来定时,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用,也就是巳时初(上午9点),第二餐叫哺食,一般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

两餐制的形成大约是因为古代粮产不足,食物和燃料紧缺造成的,但是也不能否认,从养生角度来看,两餐制能够让肠胃得到充分的消化运动,因为进食间隔时间长,肠胃也能得到适当的休息,当然,这是在营养全面,食物品种丰富的前提下,如果像之前山庄的饮食条件就不行了。苏青戈儿时在庙里的生活经历,每日也要跟着老和尚打坐修禅,辟谷什么的时常也是要坚持一两天的,辟谷这种养生法慢慢适应了,也就觉出它的好处来,后来长大了,他每月都要坚持辟谷一天清理肠胃,让每天工作的肠胃休息一天。